國家財政

外媒報導台灣將巨額投資美國,消息引起朝野關注,立委擔憂是否恐動用外匯存底?中央銀行副總裁嚴宗大昨(13)日揭示兩大原則,一是看央行有沒有對外匯市場進行調節,二則是看外匯市場供需。

衛福部 長 石崇良 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6日中午,石崇良親上火線舉行記者會說明;但到了晚間,行政院長 卓榮泰 下令急踩煞車,暫緩具爭議的規畫。衛福部也發出新聞稿,表示會尋求更周延、更有共識的做法,再行推動。此時距離石崇良的記者會,只相隔七小時。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衛福部長石崇良於記者會中指出,本次修法是透過「三箭齊發」的措施,以期增進健保財務的公平性與永續性,目標是在年底或明年初將修法草案送入立法院審查,預計最快將於2027年正式上路。

穩定幣與美元1比1兌換,除非美元可以維持強勢,否則美元一旦貶值,穩定幣的價值就會減少, 對金融機構或高資產人士若以穩定幣為基礎的話,就會因為美元貶值而受影響。

行政院 於8月29日公告修正《中央對直轄市及縣(市)政府補助辦法》,自115年1月1日施行。 然而,該修正過程未依循法規修正預告機制,且新辦法顯然超出了母法所賦予的委任授權範圍。更嚴重的是,此次修正違背憲法所保障之地方自治團體的 財政 自主權、助長中央政府財政集權,若不及時導正,將對地方施政與運作,造成極大的傷害。

《財劃法》爭議持續延燒。政大財政學系名譽教授曾巨威表示,新《財劃法》釀成朝野對立,朝野雙方應進行協商與合作,並尊重財經專業,透過修法來解決問題。台北商業大學財稅系教授黃耀輝則認為,《財劃法》公式分母錯誤的問題,透過優先法案很快可以完成補正,財政部應該先算出補正後的分配額、一天就可以算出來。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年度中央政府總預算案嚴守財政紀律,也落實照顧人民承諾,依然編出五大亮點預算。其中基本生活費扣除額調高3千元、長照特別扣除額調高50%至18萬,都是照顧人民的減稅利多。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總預算案編列過程非常困難,舉債接近四千億元,被問到若國防預算要達GDP百分之三,明年度政府舉債恐破兆元,卓說「若是這樣的數字,加起來沒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