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阿朗壹古道 現勘並連署
持績關注守護台廿六線阿朗壹古道後續發展,與屏東環保聯盟洪輝祥、張長義教授、 於幼華教授等多位夥伴一同現勘,並連署於99年6月4日向永續會會議中提出,台26線「安朔至旭海」路段,是過去恆春通往東部的「阿朗壹古道」,雖然是全台環島公路網「最後一百分之一的缺口」,但也是全台灣最後一處未經人為開發、破壞,長達12公里的原始海岸。從荷蘭治台時期開始,台26線就是歷來荷蘭人、漢人往後山發展的路徑,...
蘇煥智和台南愛鄉愛土的朋友的「黑面琵鷺的鄉愁」曾發動愛鄉護水拯救南台灣水資源,反濱南工業區開發計畫,反七輕大煉鋼廠行動,是一段台灣永續發展的孤寂奮戰的鄉土聲音,參與者的前衛理念與奮鬥的過程,經時報文教基金會於1997 年12 月出版。煥智在序言裡說到:『 小時候,我家位於鹽田,魚塭農田交錯的地方,是嘉南平原西濱七股鄉的一個小聚落。我喜歡清晨起床爬到「溫崁頂」,遠眺著七股鹽場雪白的鹽山,在朝陽與藍天中閃耀著光輝。濱南工業區距我老家不到四公里,...
台灣水資源議題,常忽略制度面的討論。如防災、抗旱等都是跨部會的問題,沒有法源來執行公權力,就須不厭其煩地進行監督和協調。落實水資源管理必須要有很強的意志力,政府相關部門應確實制定政策,訂出明確的議程及行動方案,詳列各年度預算,形成短中長期執行計畫。水資源管理比國光石化等議題影響更為深遠,但卻不容易得到環保團體重視。若缺少民間的參與和支持,政府也會失去著力點,無法有效改進台灣長久以來存在的水資源問題。
...
個人身為河川小組成員之一,在雙喜臨門的歡欣外,不免也要藉此展望未來,尤其今日我們所面對的環境問題只有比廿年前更嚴峻、更緊迫、更需要群策群力;那麼,為走更長遠的路,基金會在持續熱心投入前,確實有相當重要的兩大課題有待先行思考與確定。
第一,在本會前身-時報文教基金會時代,因有報紙媒體的即時傳播,所以凡河川小組為台灣環境的請命活動或政策建言,皆能快速喚起政府相關單位的注意與行動,確能迅速發揮輿論效果,且另一方面由於,...
面對氣候變遷,需要積極的新思維,利用國土合理規劃與適度的產業調整諸多非工程手段與水共生、共存。形成新思維,必須建立對話機制,讓中央與地方、民眾與政府、專業論證都能有對話的空間,我們舉辦「氣候變遷‧台灣準備」研討會,將前瞻的規劃、透過學術的體檢、公義社會的追求、國內外經驗的交流,希能有助具體行動及早付諸實施。
自從京都議定書後,國際組織益見重視氣候變遷的現象與問題,遠在地球另一邊的荷蘭,已深刻體認到此一問題的嚴重性,深知解決之道,...
2004年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的完成立法,便是朝野政黨妥協下的成果。其中,13部4會5獨立機關50三級機關,更是國民黨黨團的大堅持下的組織宏規。這個法定的組織數目限制,作為行政院組織法立法的框架,不論是基於什麼政治動機,負責推動的民進黨政府必須遵守,即令行政內部協調更為困難,也必須堅持下去,並隨時在立法院做妥協。2004年根據中央行政機關組織基準法所提出的行政院組織法送到立法院,這份堅持與妥協的組合,雖然創造幾次「幾乎完成」立法的契機,...
舉個例子吧!立法政策上常面臨一些數字或數量的選擇問題。假設犯罪所得是一萬元,但是被抓到的懲罰是一千元,那懲罰的效果一定不彰顯。但是,如果處罰也是一萬元呢,還是不行,因為每十個只有一個被抓到,因此較好的做法是處罰十萬元。這背後所要處理的是適當嚇阻(optimal deterrence)的問題。又假設撞死人所必須賠的錢,低於撞至重傷所必須賠的錢,那麼司機在撞倒人後,便有乾脆撞死的誘因。又如果,法律規定擄人勒索,不論是否撕票,一律處死刑,...
自小我就有機緣接近河,一條屬於自我的河,一方紫竹林邊,是在小學五年級搬到萬華大理街後與同學發掘的「聖地」。四十年前的淡水河,沿著小路是竹林,經穗子花灌木叢,往前去是一片地瓜田,河邊水中石塊有青苔,其間常見幾方可取圓滾滾的鵝卵石,時見小魚與蝌科穿梭,黃昏裡有紅蜻蜓飛舞。至今我依舊留戀在―幼時河的清風淨水…。
理德兒時也有一條河,這條大河是大漢溪。淡水河上游的大漢溪河波浪寬一可戲水游泳、可捉魚蝦,「摸蛤兼洗褲」的小時候的景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