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氣候變遷導致種族衝突? 西非 西北部近期面臨乾旱,迫使牧民必須耗費多時尋找合適的放牧地,農地的開發也是讓牧民拋棄傳統游牧地帶的主因之一。然而自 非洲 牧民的遊牧範圍擴大,和農民爭地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不同種族的農、牧民發生衝突,造成傷亡。
今天熱爆了, 花蓮 氣象站指出,玉里測站測出攝氏40.7度,創下遷站以來最 高溫 紀錄,主因縱谷缺乏海風調節;玉里二期稻作正逢用水高峰插秧期, 水利署 協助調節。
受到俄烏戰爭還有疫情影響,國際糧食供應鏈變化,加上國內水稻過剩,雜糧得依靠進口,為了擴大 大豆和玉米等雜糧面積生產,提高糧食自給率,農糧署輔導業者共同發起,推動大豆和玉米輪作模式,還導入智能自動化施打循環益生菌有機質肥料系統,來達到產業升級。
基金會走訪台東三天,旅途中路經池上鄉辦訪當地回鄉的小農,聽他們在天氣越來越熱情形下,產量驟減的艱辛;抱怨歸抱怨,在這片土地長大的這群人,還是堅持著對友善生態的工法,要為下一代的未來,留下一片能坐看雲起時的淨土。
你是住在缺水危險城市嗎?地球升溫導致全球氣候極端化,有調查發現到了2036年,南科、竹科所在地用水緊張,預估新竹縣市每日缺水量達18.5萬噸、台南縣市22.5萬噸,而缺水情況也會影響到農業耕種,在新竹新豐鄉就有農民用「旱地直播法」,挑戰乾式種稻,來面對極端氣候。
聯合國 開發計畫署七日發布報告指出,全球糧食和能源價格飆升迫使世界最貧困國家的七千一百萬人民陷入貧窮。
中國近幾年從美國、法國到越南,到處購買農地。
綜合媒體報導,據聯合國「全球危機應對小組」(GCRG)八日公布的最新政策簡報,俄羅斯侵略烏克蘭的戰爭,已使九十四國、約十六億人處於金融、糧食或能源危機中的至少一種;其中約十二億人所在的國家,對這三種危機均極為不堪一擊,處於禍不單行的「完美風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