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牧民因乾旱互槓 非洲種族衝突升溫

氣候變遷導致種族衝突?西非西北部近期面臨乾旱,迫使牧民必須耗費多時尋找合適的放牧地,農地的開發也是讓牧民拋棄傳統游牧地帶的主因之一。然而自非洲牧民的遊牧範圍擴大,和農民爭地的情況屢見不鮮,導致不同種族的農、牧民發生衝突,造成傷亡。

 

牧民長途跋涉

根據《路透社》報導,西非賽內加爾雨季大雨後的長期乾旱越來越長,讓該國西北部的環境更加險惡,這樣的情況也迫使牧民比以往更難以在一處久待,必須繼續南下尋找草地,牧民也難以餵食乳牛。

該國的年輕牧民表示,能繼承家族傳統行業很自豪,但乾旱讓他們必須旅行更久。18歲的年青牧民Sow表示,「我們家附近沒有水也沒有草,為了尋找綠地,我們已經旅行了一個多月』,認為政府應該能從環境保護的項目開始協助他們。

牧民Ndong說,自父親一代以來,牧民家附近能夠放牧的草地越來越少,他們必須前往南方,拋下傳統的游牧地帶。他說,「樹木被砍伐成田地,沒有多少遼闊的草地能夠自由使用了。」如同Sow所說,「我們並不知道自己最後會落腳在何處。」

 

農、牧民種族衝突

根據《國際危機組織ICG》報導,非洲環境關聯緊密,特別容易受到氣候變遷影響,數百萬人歷經破紀錄的高溫、極端的降雨與海平面上升的威脅。因為上述威脅,再加上農牧民往往屬於不同族群,加劇了農、牧民間的資源競爭與種族衝突,更增加依賴農業的非洲國家的經濟不確定性。

因為氣候變遷,當牧民為了尋找水源與放牧地走得更遠時,卻也不得不和農民共用土地資源,產生糾紛,進而演變成農、牧民的暴力衝突,甚至比地區叛亂造成的死亡數多,更激化非洲地區的種族衝突。非洲政府正擬定設置、養護牧場,預計到2028將會大規模實施,以避免氣候變遷所導致的衝突擴大。

相關新聞

聯合國安全理事會23日在中國代表傅聰主持下,召開「單邊主義和霸凌行徑對國際關係的衝擊」的阿里亞模式(Arria-Formula)會議,...
在中美貿易戰中,稀土正成為川普政府的弱點。中國政府出口管制的品類對於美軍的最新戰鬥機與核潛艇的製造至關重要。有觀點認為如果禁運持續數個月,...
越南和南韓將對經由自身向美國運輸中國産品的「迂迴出口」加強查處。美國川普政府要求兩國不得支援中國規避美國的對華關稅,兩國採取了應對措施。...
在川普掀起的各式風暴中、在關稅戰的槍林彈雨下,歐洲最大經濟體、全球僅第三大經濟體、與美貿易連續33年存在順差的德國,居然幾乎沒有存在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