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物通膨來襲!張安平:憂2023年糧食短缺衝擊世界

美國聯邦準備理事會(Fed)預計再度啟動升息,引發外界關注亞洲央行會否剛進,台泥董事長張安平認為,經濟體系過熱才須靠升息降溫,台灣經濟體系沒那麼熱,反而是在氣候影響下,反而憂心明年會有糧食短缺問題。

民生物品齊漲 停滯性通膨民眾有感

世界銀行(World Bank)日前公布的「全球經濟展望」報告,世界整體面臨「停滯性通膨」處境,可能會導致許多經濟狀況不佳的國家,未來面臨更嚴重的經濟危機。中華民國統計資訊網資料顯示,從2013年一月至今年一月為止,國內近10年平均通貨膨脹率只有0.96%,但物價年年上漲,通膨問題其實一直存在,今年則在疫情推升下特別有感。

據主計總處統計,六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也就是「通膨率」年增達3.59%,創下14年來新高。其中食物類上漲最多高達7.27%,與去年同期2.18%相比之下,增長了三倍之多;過去通膨逼漲項目,與民生關聯較低,但今年受到飼養成本提高影響,蛋類及肉類價格分別上漲29.11%及6.78%,水果受到天候影響,上漲25.31%,以及水產品漲6.99%。

張安平: 憂明年食物可能短缺影響經濟

台泥董事長張安平27日就表示,相對於通膨、升息,他比較擔心的是食物,雖然俄國跟烏克蘭達成協議,但今年夏天異常酷熱,很擔心這樣的氣候影響作物,導致明年食物短缺,恐造成另外一波經濟影響。

張安平說,升息、通膨複雜性非常高,不是兩句話能解決的,該不該升息,歐洲、英國央行都在動。在很熱的經濟體系下,需要升息來降溫,雖然台灣經濟沒有那麼熱,台灣到底甚麼情形,台灣央行的想法應會更清楚。

今年暑假全世界爆熱,張安平對溫室氣體造成地球暖化情形加劇表示憂心;地球暖化會造成人類文明的傷害,但21世紀是一個能源的世紀,沒有能源就難有經濟發展,而綠色能源的創造更是困難的,企業界要投入相當大的精力減少碳排放,盡可能增加能源的效率;我們每個人不要只成為地球的居民,要成為Earth Helper,才能幫地球繼續往前。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