淨零碳排

環境部公告2030年「國家自定貢獻」(NDC)的減碳新目標,相較2022年本次目標提高至「減量28±2%」。另外,為配合新目標達成,環境部擬擴大碳盤查範圍,將納入超商、客貨運、醫學中心與量販百貨等行業,並強調此次修法是要讓企業了解盤查做法,暫未規劃查驗、徵收碳費。

近期觀察COP29會議回歸自然的倡議,仍是雷聲大雨點小,面對氣候調適、減緩,自然解方,台灣相對於那些還要祈求別人幫助的未開發中國家, 因及早為減緩、調適布局,尚有因應的實力,這些實力多緣自於今天出席的老師們,在永續發展上的契而不捨。 氣侯變遷與台灣環境議題的追蹤,基金會走了三、四十年,仍一直在走。我們每年聚集、追蹤、整理相關的學術研究與實務經驗注入,作歸納、也提出建言反思,今天好朋友們的聚集,是傳承、是感動。

COP29倡議全球推動永續,重申重視自然生態、環境健康的重要。台灣正式邁入碳定價時代,淨零絕非僅單靠政府制度及企業投入就可以達成。我們必須更進一步重新反思人與土地、自然的親密關係。同時,加強「能力建構」更是氣候變遷調適工作重中之重, 氣候變遷署蔡玲儀署長經年推動公務體系的能力建構,希望依據調適行動方案,滾動式的盤點、整合、修正,優化氣候變遷運作,適度調整現有規章制度進行,與在地公民共進,這是攸關全民的「社會工程」。 基金會秉持初衷,與氣候變遷署合辦研討,承繼先進們多年的投入,追蹤氣候治理,喚起大家擔負責任、見諸行動!

日本政府17日發布「能源基本計畫」修正案,提出2040年度各能源發電占比目標,其中刪除「盡可能減少對核能依賴度」文字,以及屆時佔比20%的核電目標。

由德國看守協會(Germanwatch)與新氣候研究所(NewClimate Institute)發表的「氣候變遷績效指標」(Climate Change Performance Index,CCPI),20日在COP29大會上公布。今年台灣的評比名次較去年上升一名,在63個國家之中排名第60名,與美、中、日、韓等國同屬績效「非常差」(very low)的末段班。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上週開幕,週五(15日)主題為「能源與和平」,大會提出三大能源倡議,聚焦於再生能源、氫能與國際儲能目標;除能源倡議以外,作為本屆氣候峰會重要議題的 全球氣候金融新目標(NCQG) ,由專家組織與發展中國家代表提出的兆元美金目標,各國代表仍在協商僵局,並期盼18日登場的G20峰會能夠協助談判有所突破。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本月11日於亞塞拜然巴庫開幕,被暱稱為「金融COP」的本屆大會,預期將聚焦在全球氣候金融目標上,特別是對於發展中國家的資金援助。大會中專家指出,至2030年以前,發展中國家面對綠色轉型與氣候變遷的資金需求上看每年一兆美金,此目標將仰賴已開發國家的公私部門合作,將私部門資金有效引導至所需的國家與項目,目前大會仍未就此達成共識。

第29屆聯合國氣候峰會(COP29)11日達成一項協議,將啟動由聯合國排放規則所管理數十億美元的全球碳排放交易市場,開會頭一天便有突破進展。儘管有川普上台的變數,各國仍表明持續對抗氣候變遷的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