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智庫能源政策民調發布 朱立倫:讓非核家園走向非碳家園

國民黨面對民進黨積極推動大罷免,國民黨主席朱立倫今天強調,全世界都在拚AI,民進黨卻在拚罷免,國民黨關心國家能源、經濟發展,今天首波針對能源政策的民調結果,提出修改《電業法》,主張針對能源政策成立獨立監督委員會及核電廠延役,同時將非核家園的主張改為非碳家園,接軌國際能源發展趨勢。

朱立倫表示,美國已宣布要成立獨立的能源主導委員會面對AI挑戰,未來電力是國力最關鍵力量,而台灣卻是由經濟部下屬機關能源局主導能源管理,對於能源政策發展、監管、防弊、揭弊等都無法獨立運行,因此主張修改《電業法》成立獨立監督委員會,並修改《核子反應器設施管制法》,將核電廠從40年再延役到60年。

最後,朱立倫表示要修正《氣候變遷因應法》、《環境基本法》,讓非核家園走向非碳家園,這不僅是世界趨勢,也是現階段面對AI挑戰,以及國際競爭環境非常重要的一個政策。


延伸閱讀:

能源政策民調公布 超過7成民眾支持核三廠延役

國政基金會表示,今年4月,台灣的民生用電跟工業用電價格將全面調漲,今年5月核三廠除役後,台灣將正式邁入非核家園。台灣的能源政策不僅影響每個家庭的生活品質、產業競爭力,更是影響到台灣長遠的經濟發展,也因此許多民眾對台灣的能源政策有不少的關注和討論。本次民調發布會,公布台灣民眾對能源政策修法方向的看法,並提出近一步的能源政策修法建議。

根據民調統計,針對是否支持修改《電業法》、成立獨立專業的監督委員會,有將近8成同意成立,支持度77.0%,不支持度12.0%。若以地區分析,桃竹苗的支持最高,支持度89.3%,不支持度5.9%,也是最低。

(圖/國政基金會提供)

若以年齡層分析,30至39歲的支持最高,支持度85.5%,不支持度12.3%;不支持最高則是40至49歲,不支持度15.7%。

針對是否支持修法,將核電廠執照有效期限從最長40年延長至 60年,有超過7成同意核電延役,支持度73.6%,不支持度20.7%。若以地區分析,高屏澎的支持最高,支持度87.3%,不支持度6.6%,也是最低。

若以年齡層分析,40至49歲的支持最高,支持度82.6%,不支持度16.6%,也是最低;不支持最高則是20至29歲,不支持度28.7%。

至於針對是否支持將非核家園的目標改成非碳家園,有將近6成同意非碳家園,支持度57.8%,不支持度25.5%。若以地區分析,宜花東金馬的支持最高,支持度78.2%,不支持度17.0%,也是最低;其次是桃竹苗,支持度62.5%,不支持度29.6%。

若以年齡層分析,50至59歲的支持最高,支持度72.1%,不支持度20.5%,也是最低;其次是40至49歲,支持度70.8%,不支持度21.5%。

本次民調採市話調查方式,調查時間為2月10至12日,有效樣本數1069份。

洪奇昌:放下政黨惡鬥 理性面對核三延役

 國民黨立院黨團提出多項本會期主要議案,其中有關電業法的修改,關乎「核能電廠延役相關法案」被列為優先法案,亦預告將邀請卓院長赴立院報告,準備強批「非核家園政策」。在這時刻,如果行政、立法兩院及朝野政黨能以理性務實態度,廣泛深入探討台灣的能源政策,並引導社會面對此重大議題未嘗不是台灣之福。

 民進黨雖然將非核家園列入黨綱,但在黨綱中提到的是,「反對新設核能發電機組,積極開發替代能源,限期關閉現有核電廠」,及「加強現有核電廠安全與管理,提高核電工作人員的素質,核廢料撤出蘭嶼」。可見所謂「非核家園2025」,時間上並非沒有討論空間。

 國民黨雖然表面擁核,但面對根本無解的地方核廢料問題,以及2011日本福島核災衝擊,當時由馬英九總統宣布核一、核二與核三不再延役。此外,2014年馬前總統亦尊重當時新北市長朱立倫建議,決定將已完工驗收的核四廠永久封存。這是核四電廠籌設發展的真實歷史,但我們能指責當時國民黨及馬英九政府的決策嗎?核電政策及核四廠存廢或重啟的議題,是目前台灣全體人民所要面對的歷史共業。

 台灣做為面積不大的島國,核一、二、四廠在東北角,核三在恆春海域,如此密集令人質疑台灣能承受如此風險嗎?台灣社會和民眾對於各種電廠設備皆視為嫌惡設施,更遑論核廢料問題,在沒有縣市首長願意承擔下,非核家園雖非共識,但「非核」是必然的政策結果。

 但非核是否一定要在2025完成,這就應當納入更多考量因素。2011年,時任民進黨主席蔡英文首度提出「2025非核家園」,希望透過尋找替代能源、提升發電效率、節約能源、產業結構調整等,讓台灣在2025年不必再依賴核能發電。蔡總統就任後,「2025非核家園」理所成為政見也積極執行。

 但現實的是,2018年美中戰略競爭架構成形,美中貿易戰、科技戰相繼開始。伴隨著台灣產業長期努力,台灣在資通訊、半導體和雲端計算領域獲得舉世青睞,疫情期間加劇對半導體的需求,又因AI的問世和台商回流,連帶對電力的需求遠遠超乎10多年前的想像。此外,蔡政府積極推動綠能,並增加天然氣供電來轉型,但受限於法規和社會共識,進度不如預期順利。

 整體來說,目前台灣電力還算足夠,惟再生能源、綠電不足且轉型趨緩是不爭事實。因此雖然核三廠第二部機組的發電量只占很小比例,但對企業投資台灣的信心卻有舉足輕重的意義。因此筆者對於如何依法延役核三廠的議題是中性傾支持的態度。

 2018年賴總統擔任院長時,曾就「以核養綠」公投表示尊重公投結果,並依公投結果修法,不再設定2025非核家園期限。賴總統上任後亦說過,非核家園並非民進黨意識形態,並提出新核能發展的三條件。賴總統不斷展現務實且負責任的態度,外界不用過度解讀總統與黨綱牴觸,2025非核家園一直是過去努力的目標,遺憾的是我們只能做到80分無法全部完成。

 核三廠延役是一個可以讓社會公開且理性討論的議題,非常不希望看到政黨意識形態對決。無論如何,賴總統領導的行政院都應準備提出新的能源規畫,務實的政策藍圖,以及負責任地對屏東縣居民溝通補償,讓執政團隊可以重新邁出穩健的步伐,迎接下一階段台灣策略性新興產業的永續發展,保持台灣在全球半導體產業及AI設備供應鏈的關鍵位置。

(作者為台灣產經建研社理事長、大同集團福華電子董事長)

相關新聞

央行昨(20)日舉行今年首季理監事會,考量國內通膨將續緩步回降,且全球經濟成長降溫,前景面臨諸多風險,恐影響國內經濟成長力道,...
賴清德總統日前提出國安策略,除限縮兩岸宗教、教育等交流,也指示就兩岸經貿所涉及的人流、物流、金流及技術,進行必要、有序的調整。...
行政院 提出的 財劃法 修正覆議案,遭 立法院 否決,未能通過覆議。預計總統將於三月底前,公布由在野藍白聯手通過的財劃法修正案,...
三月五日, 美國 國防部 次長柯伯吉在參議院聽證會被質疑近兩年對中國立場變軟。他說:「美國在印度太平洋的核心利益是防止中國稱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