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烈推擠中 四接環評闖關成功

環境部今天審查基隆協和電廠更新改建案(四接),四接環評從初審到今天的環評大會一直出現大小不一的衝突,以及公民參與、港務、市民安全評估等均被批評缺乏下,四接案今天經環評委員決議下通過環評大會。

台電原規畫填海造陸29.8公頃,原本先減至18.3公頃,但數度闖關環評失敗,2022年7月再減至14.5公頃,並將填海區東移至LNG卸收站港池內。環境部今年1月17日召開「協和電廠更新改建計畫」(四接)第6次初審,原定議程應經由閉門會議討論,但因會場反對者不願離席、因此專案小組改以紙本投票決定,經決議本案併陳通過初審併送大會,環評大會則在今天召開。

本次四接環評審查的火藥味濃厚,反對方與支持方爆發數次衝突,據現場團體指出,今天是反對四接審查中對抗最激烈的一次。

環保團體今日反對四接的最大理由,在於有民眾提供的土壤檢測報告指出,採樣時間是2019年9月23日到27日,當時即發現協和廠區有土壤被汙染超標,台電公司的環評書則自稱是2019年12月6日採樣,檢測結論居然是低於檢測標準值,且結果沒有告訴基隆市政府,等同匿而不報和刊載不實,要求本案退回專案小組。

在經過近2個小時的閉門會議,環評委員針對民眾所提供的協和電廠土汙調查報告,要求開發單位除應將2019年迄今土壤及地下水的自主調查報告資料納入定稿附錄,增加土壤及地下水的監測地點、項目及頻率,後續應積極依土壤及地下水汙染整治法辦理。

本案經現場17名委員(不含主席)充分討論並採共識決決議,本案通過環評大會。

四接環評攻防 反對團體控隱匿資料!台電說明了

有關反對團體指稱台電隱匿協和電廠土地污染資料,台電澄清,該資料不是環評要求的資料,是台電為後續施工進行的自主性提前調查,不論是調查範圍、檢測項目等,與環評要求均有所不同,亦屬不同的行政程序,不該混為一談。環評所要求的土壤檢測,台電自始至終皆依規定辦理並呈現於報告中,台電期盼各方尊重環評大會程序理性討論,也願意就各方關切事項詳細說明溝通,絕不會隱匿任何資訊。

台電說明,2019年進行環評調查階段,已依法查詢協和電廠廠區非屬土污場址,並依據範疇界定會議決議,已在指定區域完成了相關檢測作業,結果顯示檢測數據皆符合標準,無異常情況。

台電強調,除了環評要求的調查之外,由於協和電廠未來燃油改為燃氣,屆時需依照土污法第9條變更產業類別,並進行全廠土壤污染檢測,此與環評屬於不同的程序,為提前掌握可能需整治的區位、範圍及土壤狀況,故台電主動展開自主調查,進行兩次自主土污調查59點及103點,合計在149個測點採樣162次。

台電表示,在這162次採樣中,針對外界最關心的多氯聯苯(PCB),僅在一處一次檢測出含量,其他161次皆未檢出。該檢出點位於靠近海水廢水處理廠一帶,影響範圍主要集中於地表約1公尺深,評估受影響的土方量約為150立方公尺,推測可能源自過去使用的老舊變壓器,其內部廢棄物滲入土壤。然而,由於年代久遠,故尚待進一步確定,但現階段僅此唯一一個測點發現多氯聯苯,並未有其他污染情況。

至於石油烴類(TPH)污染,台電表示,該電廠長期使用重油,且燃油電廠燃燒後產生油灰,主要集中於油灰儲存區與機組處理區。檢測結果顯示,在162次採樣中,有4個點有超標,污染範圍亦主要位於地表層,影響土方約370立方公尺。綜合計算,多氯聯苯與TPH污染總計影響土方約520立方公尺,影響程度在可控的範圍之內。此外,台電也依範疇界定檢測地下水,也未發現地下水受到污染。

台電進一步補充,在大林電廠舊燃煤與燃油機組除役時,台電曾處理約6,000立方公尺的污染土壤,現階段檢測出的受影響土方量僅為當時的約十分之一。程序上環評與土污整治分開處理,經驗顯示,台電對土污整治是有經驗的,也知道相關法規之規定。

台電強調,本次檢測結果並非大範圍污染,而是局部受影響,不管是環評檢測或是自主檢測結果,都已初步排除外來污染,因此在環評書件7.1.2.1節中,已載明未來規劃設計時會依據土污法程序辦理。台電將依循土壤污染防治相關規範,在產業變更申請前完成先期的處理作業,也會確保所有污染土壤獲得妥善處置,絕無任何隱匿情況。

台電再次強調,環評審查要求的各項資料,台電均依法調查、如實提供,且台電過去曾有處理大林電廠土污相關經驗,了解相關程序,《土污法》與《環評法》屬於不同法規,應依照規定平行辦理各項作業。作為國營企業,台電必定遵守法令,確保所有程序符合法規要求,絕不違法。

環團怒「台灣環評已死」:將提司法訴訟

守護外木山行動小組召集人王醒之批評,出席的環評委員全數同意開發案,且幾乎是無條件同意,令人悲憤,可說是台灣環評已死,接下來將準備走司法訴訟程序,對於台電內部吹哨者爆料的土壤汙染資訊,也會在明天正式提出刑事告發。

王醒之說,今天聽到幾個荒謬絕倫的決定,出席的17個環評委員全數同意開發案,而且幾乎是無條件同意通過,讓人非常悲憤,四接案從初審、專三審、專四、專六審小組會議到今天的大會,外界都不斷提出諸多不合理之處,今天也整理10大理由,但在結論裡幾乎都沒有得到明確回覆。

他說,除行政程序的不公平、不合理,對於爆料者提出土地汙染新事證,很遺憾沒有看到任何一個環評委員直接以質問態度面對台電,並且要求明確答覆,委員們都是客氣詢問,這讓他對現在環評制度高度不信任,經過這場會議,可直接宣布台灣環評已死,公民幾乎不太有機會發聲,意見也無法在程序中好好被討論,只能不得不用干擾會議方式宣稱會議不合法也不合理,不該被召開,甚至結論應被撤銷。

王醒之強調,環評大會絕對不是協和四接爭議的最後戰場,接下來將準備進入司法,提出爭訟,另一部分是針對台電內部爆料者提供土壤汙染資訊,明天就會正式提出刑事告發。

他預告下個戰場將回到地方,初步了解基隆市最快下周四就會展開現勘,市府在民意支持下也反對四接案,而這不只是基隆人的戰爭,也是全國民眾面對國家走向天然氣上癮死胡同的戰爭。

台灣蠻野心足生態協會律師蔡雅瀅則呼籲基隆市府,必須基於權責調查協和電廠內的土壤、地下水汙染情況,該整治就整治,該禁止開發就禁止,且台電尚未申請3.0版填海方案,基隆市府應要求台電申請,申請沒過就不能填海造地。

蔡雅瀅說,對環評結果失望,也對環境部徹底死心,評估書第6章公布不到7天就強行召開會議,昨天內部爆料者說有土壤汙染,但好像沒有環評委員在乎這件事,也不需要要求調查,她不是認為四接絕對不能通過,但連調查都沒有要等,就急著保送台電畢業,讓人非常失望。她也最不能接受台電不斷說法,明明協和改建後碳排放增加3倍,卻到現在仍在謊稱減少。

蠻野心足生態協會理事長陳憲政則質疑,台電對土地污染部分宣稱是自主抽樣調查,但抽樣點位卻沒講清楚。此外,台電自己說土地整治完才會開發,環評委員卻幫忙開後門,未納結論,只要持續監測就好,根本是自廢武功,懷疑結論根本早擬好,今天會議只是過水。

相關新聞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
美國總統川普週二 (29 日) 在密西根州發表就職 100 天演說,宣告自己是歷來百日開局「最成功」的總統。他強調,這是「很多很多人」...
加拿大 總理卡尼領導的自由黨在廿八日的聯邦大選獲勝,可望拿下國會一六八席繼續執政,但離單獨過半仍差四席。卡尼在勝選演說表示, 美國 總統...
 台灣是否要成立「主權財富基金」爭論多年,行政院長卓榮泰29日於立法院答詢時表態,很想成立主權基金,將請中央銀行、國發會、財政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