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不僅展開環台軍演、發射飛彈,另一方面,台灣也遭受資安侵擾,日前總統府、國防部、外交部等政府單位官網不約而同遭到境外駭客攻擊,8月7日晚間更傳出,台灣大學教務處官網、研發處也相繼被駭。一連串的資安威脅,皆顯示台灣的資安漏洞出現很大的隱憂,不免讓人懷疑,難道這幾年蔡政府推行的「國安即資安」淪為口號?
當中國在台灣周邊展開軍演同時,數位發展部網站上線「試營運」。準部長唐鳳接受自由時報專訪時強調,強化「全民數位韌性」將是數位部核心理念,而數位部六司中的「民主網絡司」是在網際網路上建立人際網絡,連結民主陣營的夥伴,與理念相近的國家共享「公共程式」。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21日報導,神經科學家施拉格(Matthew Schrag)調查發現,德州製藥公司卡薩瓦科學所研發的阿茲海默症實驗性治療藥物「Simufilam」相關研究可能造假,數十篇期刊文章中出現了明顯是經過更改或「複製貼上」的圖片。針對此風波,國內專家分析認為此事不足以撼動最重要的基礎假說,失智症研究和治療的四大瓶頸仍在、危險因子一樣很多;不過,對於又傳抄襲風暴的台灣學界來說,值得引以為鑒。
以王道為理念的施振榮先生,針對目前紛擾的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提醒,不論是哪一個領域的領導人,都需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權威期刊《Science》本月21號以「學界汙點」為主題的報告,指出表示2006 年所發表研究阿茲海默症的關鍵論文以及相關研究恐有造假疑慮,若該報告屬實,這十幾年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與資金投入將付諸流水,全球上千萬阿茲海默症患者期待接受治療的期盼更將大受打擊。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指出,海內外政治人物陷入論文風波已非新鮮事,但往往隨著事件發展陷入兩方陣營口水戰之中,回歸討論論文審查本質,有抄襲沒抄襲,真偽立判,應不會有模稜兩可的仁智之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1984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1984 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 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 。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