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

數位發展部八月裡剛成立,編列預算高達211億元,該部門成立以來,定位未明屢屢引發外界議論,本週立法院將開議,由哪一個常設委員會主審,勢必成為焦點。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也指出,政府應制定更前瞻、完善的政策,才能接軌國際,讓企業朝永續發展。

私校退場條例五月上路後,教育部6日將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列為首波專案輔導學校。今日舉行的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中,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表示,國內私立大學若117學年不再做出改變,大概人數都會腰斬,私立大學但一定要靠國際學生、數位學習等彌補財務收入。

台灣人到柬埔寨遭詐騙、人口販運事件頻傳,部分輿論將原因指向台灣低薪問題;也有學者分析,這反映台灣普遍貧富差距問題,尤其年輕世代低薪資的情況沒有改善,在台灣找不到舞台,才會另尋出路。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23日也表示,薪資差距過大問題成因在於政府過分重視半導體產業,並未全面提升各行各業水準,導致我國工業畸形發展。

據Insights的統計顯示 :全球新創獨角獸至今年二月初已突破一千家。美國占五二%,中國二○%,印度一○%,剩下來自G20大國。小國中最出色的有以色列20家,新加坡12家,荷蘭6家,瑞士都有5家,亞洲「獨角獸」企業正處於異變中。而至今2022年台灣居然一家都還沒有,關鍵何在?

主計總處昨公布一一○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擴大至六點一五倍,貧富差距創十年來最大紀錄;對應近日年輕人被詐騙到柬埔寨的事件頻傳,除了加強宣導外,政府更應要推出更多照顧年輕人的政策,讓民眾能看到留在發展的希望。

網路發展至今,資訊戰攻防已成全球焦點,近期兩岸局勢升溫,資安問題更成為大眾關注議題。對於上週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引發的資安危機,數位發展部準部長唐鳳表示一切在掌握中;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11日卻提出疑慮,強調政府應提出事實根據,避免讓各界過度期待,而轉移資安防護焦點。

政治人物學歷爭議不斷,從國民黨籍李眉蓁到民進黨籍林智堅,無一倖免。學術界研究生、教授發起「大學授予政治人物學位應有公眾監督機制」連署,提出4點呼籲,其中包括要求教育部正視論文代寫問題,建立吹哨人保護機制;強調教育部應訂定相關標準,如指導教授指導研究生之上限,並對論文指導教授訂定究責機制。

民進黨桃園市長參選人林智堅涉論文抄襲延燒多日,台大9日上午審查結果出爐,報告指出審定會參酌當事人的書面和現場說明,釐清事實並充分討論後,判定余正煌並無抄襲,而林智堅抄襲且情節嚴重,建議撤銷碩士學位;林則開記者會強調自己是資料提供者、是原創沒抄襲。此事牽扯甚廣,發展至今重創學術領域與大學教育聲譽,審查結果盼給未來欲取得學歷者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