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從 2018 年起,有感世界局勢變化,余紀忠基金會舉辦多場 「數位時代」研討會,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翻轉思維、長遠佈局。本月 25日,以「再談數位時代發展、策略、挑戰」為主題,與專家學者共同務實面對產業挑戰, 在世界各國都磨拳接招數位衝擊的時刻,基金會也盡民間之力,擔負社會責任,以宏觀精神,督促政府成為數位時代來臨時,產業和社會強力的後盾。
面對全球化及國際化浪潮,蔡英文政府以2030年為目標,提出「2030雙語國家政策發展藍圖」,並從國教到高教端透過課程修讀、師資招募等積極配合國家政策。近期隨著時間推進,各界正反聲浪不斷,學者們紛紛表示立意雖好,卻未考慮到現實,若政策真的執行,後果恐需下一代承擔。
數位發展部八月裡剛成立,編列預算高達211億元,該部門成立以來,定位未明屢屢引發外界議論,本週立法院將開議,由哪一個常設委員會主審,勢必成為焦點。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也指出,政府應制定更前瞻、完善的政策,才能接軌國際,讓企業朝永續發展。
私校退場條例五月上路後,教育部6日將高苑科技大學、大同技術學院列為首波專案輔導學校。今日舉行的大學校院教務、校務經營主管聯席會議中,義守大學校長陳振遠表示,國內私立大學若117學年不再做出改變,大概人數都會腰斬,私立大學但一定要靠國際學生、數位學習等彌補財務收入。
台灣人到柬埔寨遭詐騙、人口販運事件頻傳,部分輿論將原因指向台灣低薪問題;也有學者分析,這反映台灣普遍貧富差距問題,尤其年輕世代低薪資的情況沒有改善,在台灣找不到舞台,才會另尋出路。暨南大學前校長李家同23日也表示,薪資差距過大問題成因在於政府過分重視半導體產業,並未全面提升各行各業水準,導致我國工業畸形發展。
據Insights的統計顯示 :全球新創獨角獸至今年二月初已突破一千家。美國占五二%,中國二○%,印度一○%,剩下來自G20大國。小國中最出色的有以色列20家,新加坡12家,荷蘭6家,瑞士都有5家,亞洲「獨角獸」企業正處於異變中。而至今2022年台灣居然一家都還沒有,關鍵何在?
主計總處昨公布一一○家庭收支調查結果,每戶可支配所得差距倍數擴大至六點一五倍,貧富差距創十年來最大紀錄;對應近日年輕人被詐騙到柬埔寨的事件頻傳,除了加強宣導外,政府更應要推出更多照顧年輕人的政策,讓民眾能看到留在發展的希望。
網路發展至今,資訊戰攻防已成全球焦點,近期兩岸局勢升溫,資安問題更成為大眾關注議題。對於上週因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而引發的資安危機,數位發展部準部長唐鳳表示一切在掌握中;前行政院政務委員郭耀煌11日卻提出疑慮,強調政府應提出事實根據,避免讓各界過度期待,而轉移資安防護焦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