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才培育

國際期刊《科學》(Science)21日報導,神經科學家施拉格(Matthew Schrag)調查發現,德州製藥公司卡薩瓦科學所研發的阿茲海默症實驗性治療藥物「Simufilam」相關研究可能造假,數十篇期刊文章中出現了明顯是經過更改或「複製貼上」的圖片。針對此風波,國內專家分析認為此事不足以撼動最重要的基礎假說,失智症研究和治療的四大瓶頸仍在、危險因子一樣很多;不過,對於又傳抄襲風暴的台灣學界來說,值得引以為鑒。

以王道為理念的施振榮先生,針對目前紛擾的社會現象,提出自己的看法與提醒,不論是哪一個領域的領導人,都需從「六面向」來看待事物的總價值,在「有形、直接、現在」的顯性價值外,更要重視「無形、間接、未來」的隱性價值。

權威期刊《Science》本月21號以「學界汙點」為主題的報告,指出表示2006 年所發表研究阿茲海默症的關鍵論文以及相關研究恐有造假疑慮,若該報告屬實,這十幾年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與資金投入將付諸流水,全球上千萬阿茲海默症患者期待接受治療的期盼更將大受打擊。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指出,海內外政治人物陷入論文風波已非新鮮事,但往往隨著事件發展陷入兩方陣營口水戰之中,回歸討論論文審查本質,有抄襲沒抄襲,真偽立判,應不會有模稜兩可的仁智之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1984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

孫震,台灣國內著名經濟學者,長期任教於臺灣大學經濟學系, 1984 年,孫教授以首位校友身分出任臺大校長,適逢臺灣解嚴前後、民主運動澎湃洶湧, 他像一個寧靜致遠的舵手,穩定前行 。一起來看聯合報沈珮君筆下,孫震老師的故事。

六月因緣際會探訪了台東,試著找尋「台灣最後一塊淨土」上,為故鄉打拼的身影,打破偏鄉落後標籤式的想像,看不同於城市,對泥土飽腹深情的理念。紀錄台灣各地鄉鎮風貌的我們,想串起的,是屬於不同世代,那些人、那些事、與那些即將被遺忘的歷史。

全世界貧富差距逐年增加,除了在各行各業薪資上M型化外,教育也跟著M型化。2015年民間基金會調查就指出,社經地位越高的家庭,子女進國立大學的比例越高;而2022年的今天,高教現場在少子化與疫情衝擊下,又有甚麼改變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