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報導>再談數位時代 開疆闢土
網路時代興起,數位科技一步步改變產業生態與民眾生活,數位應用雖帶來詐騙、假訊息等負面影響,卻也發展出許多正面用途。2022年八月,我國數位發展部正式掛牌成立,部會被賦予「國家數位發展領航者」的期待,未來部門要如何推動數位轉型,解決社會疑慮,引領資通訊產業持續發展優勢,在國際舞台扮演腳色,是值得全民一同討論與監督的課題。
前言
史欽泰 前工研院院長
這三年,為什麼世界各地對數位、網路對生活的改變,感受越來越深?主要源自兩個層面;一是新冠疫情影響,所有人都要保持距離,幾乎沒有實際交流;這之中,保持距離最容易,卻又能互相聯繫的媒介,就是網路。網路讓我們瞭解到疫情的影響,遍布全球而不單單只是臺灣;全世界都已走上對數位發展重視的路途,資訊、網路、科技,在其中更是扮演重要腳色。其二是,美中兩強對抗越來越激烈,地緣政治影響,供應鏈失去全球化帶來的好處。若上述兩個因素持續存在,未來無論哪個國家要尋求穩定發展,都需要趁此刻加把勁努力轉型,否則難以為繼,我們沒有其他的選擇。
不等人的科技 持續發展不停歇
遙想過去,我的這一代,是最幸福的一代,沒有戰爭,人們都過太平盛世,全球到處都可去,所有人共享一個經濟自由發展快速成長的時代,並一同將經濟效益發展到極致。但現在已走向數位時代,無法慢下腳步,科技是不等人的,就算避而不談,它仍繼續發展,演進也越來越快。比如跨領域的智慧應用,或是產業數位轉型,都勢不可擋、非做不可;數據、傳播、儲存越發快速,再搭配上大數據、人工智慧、機器學習,靠著數據分析應用發展的產業、商品,則越來越多、越來越精巧。
過去,人們是靠著石化原料、物質原料建立經濟體,現在轉而要靠「數據」,成就新的時代。這些類智慧的運用,不管是在製造面、教育面,在根本上都有相同的目的,就是為人類服務,不過現在發展趨勢,漸漸什麼事物都靠AI,我們人又在哪裡?我認為說這些科技的發展,最終還是要回到為人的初心,才不會失了方向。
最後,我想提到半導體在新時代中,從供應微小化的元件,到與演算法、AI等技術搭配,可產出多內容、多樣性的無限可能。不可諱言這些科技的研發、創新,全都要仰賴半導體,沒有半導體,就沒有辦法做到這麼多的事情,現在世界因半導體看到臺灣了,要怎麼把握關鍵技術,適應快速發展帶來的更多挑戰,是政府與全民應去思考的問題。
領航新福爾摩沙 數位永續方針
郭耀煌成功大學教授
我想跟大家分享過去兩年多,我跟團隊成員一直在思考如何形塑臺灣未來數位發展面貌的一些想法。我們希望建立一個全面的視野,探討臺灣如何能在數位時代永續發展,因此提出一個「數位永續」的概念及其發展方針。我們在概念前面加上新福爾摩沙,是因為臺灣是美麗之島,但除了實體世界外,我們更期待在無邊界的網路空間把臺灣放大,讓臺灣在數位大航海時代,仍然是一個美麗國度。這也是我負責籌設數位發展部時期,希望藉此展現政府設立數位發展部之新思惟和新價值。「數位永續」簡單的定義就是「在虛實整合世界中,發揮創新活力,持續推動數位轉型,實踐社會、經濟與環境永續」。今天,在這個概念下,我將和大家分享對若干臺灣數位發展重要議題的觀點。
中央到地方 完善治理網絡
我們談數位永續,會從六大方針談起。首先就是數位治理,臺灣要成為數位國家典範,最大的挑戰正是數位治理。數位治理是要把基礎環境和法制弄好,它不是靠辦活動、辦比賽、給補助就可以發生的,也不是成立數位發展部後,問題就自然解決了,而是必須要從中央到地方、從官方到民間形成一個緊密合作、有效率的數位治理生態系統。
第二個方針就是發揮數位活力,展現數位多樣性。那為什麼需要談多樣性?首先,我們談創新經濟,如果沒有多樣性就不太可能產生多元的創新典範,社會和產業就不可能生生不息。臺灣如果真的要發展創新經濟,那一定要展現數位多樣性。其次是要實現包容性的社會;打個比方,政府推動晶片身份證其實用意良善,為什麼現在必須要暫停推動?我覺得其中有個原因是一開始的設計缺乏包容性;國民只有一個選擇,只能換一種型式的晶片身份證,上面不只有自然人憑證,也儲存重要個資。但國民的價值觀、使用樣態本身就有多樣性,有人重視方便,有人重視隱私安全,民主社會很難要求所有人只有一種選擇。我們現在行駛高速公路也有兩種科技化的收費方式,大家可以有不同的選擇。我們要展現包容,就必須要尊重數位多樣性,甚至要包容暫時不選擇數位化的選項。
提升人才資本 實踐數位雙融
第三個方針是要推升數位人力資本。臺灣最重要的基礎是什麼?當然是人才,問題是臺灣對人才的觀點、視野要不要再放大一點?不少企業主跟我說人才短缺是國安問題。但如果只看臺灣這一口井,現在又少子化,自然粥少僧多。所以,我們要能夠將眼光放大到運用全世界的人才。不只吸引他們來台灣發展,也可以跨境運用他們。另外,是不是只有資通科技人才才算是數位人才?其實數位人才需求是多元的,而且現在年輕人越來越斜槓,我們可以從很多非資通領域出身的人才看出他們傑出的數位潛力,我們要不要想辦法把他們發掘出來,他們就是π型人才,要發展數位軟體和服務常需要這種人才,跟硬體、晶片半導體產業需要的工程人才可能有所不一樣。
下一個方針是數位共融,數位共融不單純屬於社會範疇,也涉及經濟範疇。過去台灣談數位發展、數位轉型,常常跟零碳轉型、綠色轉型個別獨立來討論,但這兩個議題平行發展是有問題的,它們應該形成雙螺旋轉型方式相互影響推進。臺灣製造業消耗了很多電,本身就要做零碳轉型,我們能不能用數位科技、服務去加速產業的零碳轉型,尤其是中小企業?我覺得這也是一種共融的概念,與環境共融也是選項。
同溫層固化 正視第四權崩壞
當前網路社會有受演算法主宰及同溫層固化的現象,建立公民共識,形塑新社會契約是重要的。但是,有些問題需要數位發展部多花點心思來解決。最大的挑戰是數位治理怎麼兼顧人權跟創新?我們的數位法制調適緩慢,政府對數位人權保障的承諾是什麼?其法治基礎是什麼?目前並不清晰。其次,第四權生態正在解構重組,衝擊著言論自由及媒體生存,怎麼維護第四權,並且落實平台業者的守門人責任,都需要政府正視。另外,資料治理、個資保護,還有AI的應用都應該有更積極的政策和完善的法制。政府端保管國民個資、數位足跡和運用AI來做決策、執法也要被適度規範,不只是民間要被規範。
促進多核心 區域均衡發展
另一個方針是現在政府談比較多的數位韌性,但這不單單是政府的責任,民眾也要參與,不要一天到晚只說我政府做什麼,要帶著民眾一起做,才能先奠基於國民日常及意志,進而顯露應變效率於變局發生時。韌性需求不只在實體世界,網路世界也要注意佈局;數位韌性的運籌要設法連結國際同盟的資源。其實,數位韌性也可以形成高利基的產業區塊,一方面鞏固臺灣本身的生存韌性,另一方面開拓國際商機。
最後一個方針則是數位疆域拓展。首先是數位國土的區域均衡發展,各位現在用電腦、手機的CPU都已是多核心了,但臺灣的數位產業發展跟數位治理體制是單核心還是多核心?數位發展部為何無法有多核心辦公場域,展現數位科技的優勢,一定要人才到台北才能為其所用?臺灣的數位產業重心仍集中在新竹以北。我近期和一些友人希望提倡區域均衡發展數位永續生活圈的政策。以南部為例,可以把台南沙崙加上高雄亞灣,變成大南方的雙核心數位永續新都,發展新興資安科技產業鏈、綠色數位轉型服務鏈、跨境元宇宙創意經濟生態圈等,搭配S科技廊道的科學園區產業,軟硬攜手、異業合作,輔以優質生活環境及福祉措施,吸引知識經濟者在南部長期發展。中部和東部也可以推動自己的數位永續發展特色。臺灣數位疆域的視野更要延伸到無邊界網路世界,積極參與國際數位協作,成為全球信賴之合作夥伴,同時發展具臺灣特色跨境服務,吸引全球數位住民使用,實踐有價值之數位永續貢獻。
- π型人才-指至少擁有兩種專業技能,並能將多門知識融會貫通的高級複合型人才;π下面的兩豎指兩種專業技能,上面的一橫指能將多門知識融會應用。
為數位政策安置平台 轉型打基礎
呂正華(數位部產業署署長)
數位部的基礎主要謝謝郭耀煌政委,在立法院詢答組織條例時,不只有數位發展部,還包括數位產業署、資通安全署,一部兩署的組織條例,都是在郭政委任內完成。其後行政院請唐鳳政委籌畫,覺得數位部要強化全民的數位韌性,敲定八月二十七日掛牌,我也從工業局移到數位發展部,基本上是工業局前局長,目前新職稱是署長。問我現在主管有哪些產業?其實較工業局是少了非常多。重點在於我們有沒有把數位扎根的力量安置好,做好基礎讓各行各業能達到數位轉型,使相應的平台經濟、電子商務、AI甚至人權福利、個人隱私、數位的隱私、個人的資料等等,所有上述內容都跟產業是息息相關。
簡介數位法展部 多元宇宙受矚目
成立數位產業署,為方便理解,部長請小編把我們的組織藉由六片吐司兩個薯條來說明,部內有六個司,民主網絡司底下有一個多元宇宙科,很受矚目,為什麼要「多」元宇宙?唐鳳曾舉例,二十年前是中華電信的電話號碼,想從中華換遠傳,需要告知每個朋友換號碼,改良後號碼可攜,攜碼換電信收取兩百五十塊,電信公司會為新客戶欣然付費,也不用跟朋友說換號碼,多元宇宙就是這種互通互聯的概念。
我們的logo是小寫的ADI,重點是Administration for Digital Industries,也就是除數位包容多元之外,要做各行各業的數位轉型。上任第一天記者問有沒有什麼新的計畫?我整合RISE旭升計畫,R韌性(Resilience)、I整合(Integration)、S安全(Security)、E賦權(Empowerment),每一步都很重要。
路易莎贏過星巴克? 數位轉型、建置實例
數位建制為什麼重要?去年塞港的時候,沒有數位追縱怎知你的貨到哪邊?知道怎麼做供應鏈時比別人快,當然都是透過IT系統把缺料部分很快解決。例如,咖啡路易莎如只有五家店、十家店、二十家店,用Excel傳這些表即可,現在擁有五百多家,甚至已比星巴克還要多,巳沒辦法用Excel快速去做管控?需要透過數位轉型,讓在大安森林公園買的咖啡到台中火車站買的,都維持一樣的品質。另外可針對每間店,有POS建立銷售預測模型,讓服務更到位;在疫情期間,發現帶筆電坐兩個小時客人不見了,兩分鐘買完就走,所有的商業模式、配餐都要重新改變。產業創新加數位轉型,其實是目前最重要的行業課題。現今產業的轉型、人才的培育,還有政府各部門間的協助,都是我們的業務範圍。
跨國公司稱霸 國家如何接招、過招?
數位蓬勃發展趨動下,數位於生活中已改變很多,出去沒帶手機,大部分人都會焦慮。二十年前,全球前十大公司Cisco、Microsoft在前面,十年後中國崛起PetroChina、China Construction Bank擠進十大,後來Apple來了,前十大排出來,全都是數位軟體公司,資料驅動未來是重要趨勢。在社會發展裡看見契機、挑戰、接續各類情況,包括通傳的韌性,俄烏戰爭看到的通訊角色功能,我們在俄羅斯跟烏克蘭的戰爭裡頭看到通訊,以前戰爭都是水和電,但現在不適,現在必須維持通訊,才能把烏克蘭民眾遇到情況傳出,還有偵查通訊軍隊的移動等等,再再顯出數位韌性的重要。
智慧協力合作 科技解決痛點
智慧生活是用人的智慧科技去解決痛點、縮短城鄉差距等問題;回顧疫情這兩年多,不只戴口罩,而是生活也改變了,如果沒有電子商務、沒有Uber eats,連吃飯都是一個大的課題,work from home、study from home都是數位轉型的契機。未來我們各行各業的社會轉型、人才的培育、資安產業化還有資安的產業防護,包括汽車也可能是軟體定義汽車、網路也是軟體定義網路晶片、晶片以後是也軟體定義晶片,所以軟體是很重要的,再加上以後的元宇宙等等,我想所有人都希望讓產業發展的更好。
踏上牧羊少年奇幻之旅
我想說,當真心渴望一件事情的時候,我們努力去做,全宇宙都會聯合幫你,「牧羊少年奇幻之旅故事」告訴我的,臺灣產業已經有很好的基礎,相信並合力協作,產業才能發展更好,數位強臺灣產業才能更強。
- 元宇宙:或稱為後設宇宙,是一個聚焦於社交連結的3D虛擬世界之網路,主要探討一個持久化和去中心化的線上三維虛擬環境。此虛擬環境將可以通過虛擬實境眼鏡、擴增實境眼鏡、手機、個人電腦和電子遊戲機進入人造的虛擬世界。
數位發展下的社會 影響與生活
詹文男 (數位轉型學院院長)
我想談一下數位科技對社會帶來的變革跟挑戰。由於數位應用無所不在,我會從個人開始一路談,到底科技發展對人類生活,帶來什麼樣的變化,又有什麼樣的挑戰?而這些影響下,我們又該注意些什麼?我有一個老長官叫老杜,聊天時提到退休前每天趕開會,退休後每天忙按讚,也注意誰沒按讚,這就是他目前生活在科技包圍下的全貌;由此而知,個人的生活跟科技已完全脫離不了關係。
家庭、社會氛圍改變 真實互動銳減
從數位科技對家庭的影響談起,全家同桌吃飯,每個人自顧自滑手機機率很高,爸媽買iPad給小孩,家長自己在那吃、在那回覆手機,讓我們擔心,未來的孩子到底能不能夠面對,真正的人與人之間的親密溝通;一言以蔽之,就是「越近越遠、越遠越近」;這也可以同理到媒體的部分,以前我們都以為有圖有真相,現在有圖不一定有真相,有聲音也不一定有真相,現在幾乎是真假不分,虛實難辨。尤其許多人幾乎常常在同溫層,因為生活已經很辛苦了,需要談一些你同意我、我同意你的依靠,不喜歡的,就退出群組或者被退出群組;這時你會發現得到的消息和支持,會越來越趨於同溫層,到最後也不清楚訊息到底何謂真何謂假。
AI帶來的利與弊 產業與隱私安全兩難
至於說到工作跟就業,對數位科技而言應是「役物而不役於物」,就是說如能把科技AI當做工具,可以發揮其效用,但若做不到的話,可能反被他操控,這是一個非常嚴肅、必須深究的議題。尤其如果我們以後都用科技處理所有一般事務,可不可以控制它帶來的偏頗問題?各位知道現在有很多公司,因為應徵者太多,都會先以AI來過濾人選,更利用AI與應徵者對談,用收集到的數據來分析你這個人,進而篩選;那這部分會不會有一些偏見的隱憂?
接下來要發展的就是所謂的精準醫療,怎麼樣能夠讓科技更瞭解我們每一個人,針對每一個人特殊情況,提供客製化醫療,當AI越瞭解你,就越可以提供你一些預防疾病的方式。這項服務當然有幾個大挑戰,第一是如何讓AI進步到可以理解,怎麼樣讓它可以更精準;第二是當擁有那麼多資訊的時候,怎麼樣去確保個人隱私,這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
韌性智慧城市 找回以人為本的價值
最後我想談談城市,我們居住的地方。人不是在家裡,就是在城市間移動,該怎麼做城市治理、展現智慧的城市韌性,又什麼叫智慧?我覺得智慧要回歸到本意,什麼叫智?就是每天要多一些知識,叫智;慧是古字,說文解字裡「彗」是掃把的意思,每天要掃下面的「心」,讓心靈更沉靜叫智慧。什麼又是城市?「城」古時候的字叫堡壘,可以安全、安心、安事,「市」是買賣之地,是交易的地方,城市讓你可以在生活、生計上都能夠確保。作為一個智慧城市,就是要讓市民每天多一點知識,不是每天都在聽假新聞,是讓心靈可以澄清,人與人可以親近,有自信回歸到以人為本樣貌。
談全球數位治理與臺灣政策 鄭嘉逸(資策會科法所研究員)
公平競爭與不實資訊衝擊
我將以全球內部治理的法制政策,作為分享重點。網路平台在過去幾年,引發了非常多的熱點討論,大致上集中在兩個部分的問題上,第一個是,屬於產業公平競爭的問題;另外一個就是,現在有非常多不實訊息,在網路上進行一些快速發佈,到底要怎麼樣使這些內容能及時被取下,不致影響我們的兒少或是一些社會公益,應該如何處理?是今天追究、分享的重點。
第三人法律責任擴張與侵權溫床
以全球內容治理的起源與發展,大致上它重點的核心其實在於第三人的法律責任,我還記得清華大學科法所,在二零零三年的時候,那時候所探討第三方責任是只有像ISP,這群服務提供者,過去為了讓網際網路能夠更繁榮的發展,有所謂的安全港條款這樣子的一些法制建立;這些安全條款的目標,第一,不外乎就是要能鼓勵經濟活動創新,讓這些網站能夠快速的去發展,第二,要能夠保護使用者的言論自由,第三,要能夠使第三人;包含這個中介者或數位平台,有權力去處理這些違法內容,並採取一些特定的行動,並避免這些傷害擴大。
我們可以看到第三人責任的理論沿革,過去是比較採取功利論的,為什麼?因為這些直接侵權人通常他是在網路上,你根本不知道他在哪裡,很難被法律做有效的制約,所以侵權行為在網路上,發生的幾率是非常的高的。這時候我們賦予第三人安全港,或是給他一些特別的誘因,讓他可以來降低阻止這個侵權的發生,避免網際網路變成是一個培育侵權的溫床,就可以有效抑制侵權的發生,不會因為不小心就有一些很大的、很高的法律責任,也就是說我們希望他這樣做能夠達到利大於弊的效果。
各國法律依程度分類 由嚴格到寬鬆
若以內容治理過去的這些法律來看,我分成五類來看;第一類,就是採取所謂的無過失責任、嚴格責任,也就是說平台對於使用者的行爲他是負有責任的,即使這個平臺本身他根本沒有做什麼,他也沒有任何錯誤的行為,那麼他還是要去負責;這時候平台因為在無過失責任之下,他就會用高度的監控方式來避免違法的言論產生,那麼也有可能因為這樣就過度的刪除相關內容,而影響了言論自由,例如說像是對於性販運或者性剝削上,增加責任,所謂的FOSTA/SESTA這樣的立法,等於在特定議題上,去做相應的彌補。
第二類是責任豁免,與第一類是兩種極端的做法,比方說像在美國,美國它們的CDA §230其實就是一種責任豁免的態度,就是只要你今天沒有對這個言論有做任何的編輯,或是你對這個言論根本就不是你做出來的,那麼你就不需要為他負起任何責任。
比較中間層次的是屬於所謂的過失責任,那這又分成兩類,第三類就是說規定平應該有一些特定義務,這時候平台為了對於應注意的這些特定內容去做監控或防範,我們可以看到最明顯當然就是英國最近的Online Safety Bill草案。
第四類是屬於像歐盟現在DSA的做法,就是說平台必須要在知悉、或是他有意識到有這樣的違法內容的時候,他有一些相關的責任義務要去履行。那麼在社群上面,比如說像EFF他們比較推崇的是法院判決的做法,也就是說這個內容到底違反違法與否,以及平臺應該履行哪些責任,應該是由法院的判決來去作為一個判准,當然他們也提出類似像馬尼拉原則,也就是第五類的做法。
臺灣立法爭議? 「蛙跳立法」缺乏長遠規劃
至於在推動二零一八年的數位通訊傳播法,或是在最近的中介法上,為什麼會有一些爭議?我個人覺得第一個原因,是因為「蛙跳立法」,從完全沒有的狀態,要跳到一個像類似像歐盟DSA這樣做法的時候,這中間的過程是一個極大的跳躍,且立法的過程中,幾乎是完全保密的狀態,你看不到他跟產業與民間的溝通。我們回頭來看一下歐盟的數位服務法,它有一個非常漫長的過程,從二零零零年的時候就有一般性安全港的原則,隨著時間的演進有判決的累積跟檢討,或是在二零一六到一八年的時候有制定相應的軟法,然後他對特別的言論、特別的內容上,例如像我們所說的恐怖主義、像兒童性剝削、像不實訊息上面,他有做到跟數位平台溝通自律行為與準則;在二零二零年推出數位服務法草案之前,也有一個長達幾乎快兩年到兩年半過程的討論。
另外一個我要提的就是,數位平台的內容治理上,不是一個部門就可以解決的問題,它是需要很多部門共同去協力來主持的。我們看英國他們在二零二零年的時候成立一個DRCF,是集合他們幾個監管機構,他們希望能夠透過這個組織讓所有的監管機構,第一個是能夠在政策的觀點上達到coherence(一致性)。第二個在針對特別的個案上能夠緊密的合作(collaboration),第三個是他們認為每個監管機構都有自己本身獨特的能力,他應該把這個能力分享出來,讓其他的機構也共同具備這樣的能力,也就是我們所謂capability building這樣的方式。
界定平台責任 強化策略性橫向連結
最後我想要討論就是臺灣的下一步我們該怎麼去走?平台責任規範的建立,是必須要去做的,正如在早期建立安全港的初衷,它可以促進產業發產也可以保護言論自由。。數位治理其實牽涉到多元多樣的社會跟經濟事物,現在已經很難有一個機關可以完整的處理這件事情,特別是在數位的事務上面,因此公部門、私部門之間必須要去強化這種策略性的、長期的橫向連接。我們對於特定事情的治理方案,比方說內容治理,各部會應該要合作起來去有一致的治理方案,然後針對特定的一些個案也要有緊密的協作模式,最後就是要讓這些資源能夠共享,讓所有相關的公私部門都可瞭解,在數位的發展下,應該要怎麼樣去做。
法律小百科
- FOSTA/SESTA:是美國參議院和眾議院的法案,於二零一八年四月十一日成立,通過修改CDA §230,以排除聯邦或州,若遇到網路性犯罪時,能發揮法律效力。
- CDA §230:為為《美國通信規範法》的一部分,內容只要包含,為平台提供者與用戶免除網路言論責任
失落的媒體 沒落的第四權
林照真 (台大新聞所教授)
我在過去的中國時報服務了十七年多,事實上當學者也不過才十四、五年,所以當記者的時間比學者還要久。我認為媒體作為社會的第四權,應該是要結合各個公共領域的人,一起來討論,共同討論事務的社會氛圍;但是現在各位也許也跟我一樣的感覺,就是現在媒體比較沒有辦法做這樣的事了。為什麼會如此?
數位時代下的媒體困境
第一是媒體從二十世紀末開始面臨數位衝擊,不斷地在進行轉型,一直到今天都還在轉型中,在經歷非常艱巨的過程;另外,我今天想要講的是,財務困窘的問題。媒體面臨世界最強的平臺,一起競爭有限的廣告資源,就是大家熟悉的Google、Facebook、Instagram,他們現今變成全球最大的廣告公司,他們的利潤來源剛好,就跟傳統媒體的利潤來源一樣,形成今天講的媒體和平台競爭不公平的數位衝擊。這不是只是臺灣的問題,這是全球的問題,全球的媒體都在跟平台的壟斷做抗爭,媒體已經沒落到,很難去持續承擔原本在民主社會應該有的責任。
今天有非常多人在罵記者:「小時候不認真,長大當記者。」,我是臺大新聞研究所的教授,我當了二十年的記者,真的很不服氣,可是我的學生怎麼辦?其實,如果沒有這些大家認為小時候不讀書的記者,不斷寫很多的報導、不斷地在問一些各位認為不太高明的問題,誰來監督這些政治人物?如果沒有這些記者、如果我們的媒體一直衰退,這些政客是最高興的,因為他們就發臉書就好了,政客有什麼想法就寫臉書就好,現在記者必須去看臉書,政治人物不必開記者會,把意見寫在臉書或是粉絲團中發一發,這對我們記者的第四權、媒體監督政府權力的影響,實在太大。
跨國企業網路壟斷 傳統媒體如何生存?
以報紙為例,因為報紙在各式媒體形態中,記者人數是最多的。也是與論重要的來源,記者們分散在中央與地方上,提供、追蹤很多專業新聞,成為我們的電視、雜誌、網路,甚至內容農場抄襲的資訊來源。我以臺灣的報紙作案例,來跟大家說明,到底我們的媒體受到怎麼樣的衝擊?你會看到,我們報紙廣告衰退超過九成,現在很多廣告甚至來自網路。新聞網站如果希望有更多的流量,媒體要依靠Google跟Facebook來導入流量。一家報社私下提供資料,要我用抄的而不要印回去,在二零一三年他們還有二十億的報紙收入,到去年(二零二一年)他們的報紙收入只剩下三點五億,數位廣告那麼努力也才三點二億。這樣的經費大跌如何維持一個正常的新聞團隊?如何提供更好的新聞品質內容?這根本毫無疑問是不可能。
程序化廣告購買下的弱勢
媒體巨大的數位衝擊現象到處可見,剖析全球媒體跟跨國平台的壟斷下,我們結合臺灣的一些傳播學者、法律學者,一起討論、追蹤,知名的跨國平台從來沒有付錢給新聞媒體,比如Google它的搜尋引擎,其實用新聞、報導的標題、第一段的精華甚至照片的縮圖從來不付費。之外,Google跟Facebook發明的系統建構、也就是掌握整個數位的廣告脈動後,在數位廣告上他們建立新的數位廣告買賣準則,坦白講,這個數位廣告機制不太容易了解,我花了一年多的時間,二十幾個人不斷的在談訪。發現為什麼會有特有的廣告交易名詞,叫做程序化購買?程序化就是一個資工的名詞,這個資工的名詞用來做一個廣告的交易系統,是個非常複雜,光是寫這論文要講清楚都需很多的篇幅。可以瞭解到,臺灣大小媒體的業者,不管是廣告主或是媒體人,根本還搞不清楚面對的是什麼,只能制式接受、去操作,在這程序化購買廣告系統下,臺灣媒體是非常弱勢。
為臺灣新聞 創造公平競爭環境
我想強調的是像Google這樣的科技公司,他們在廣告交易市場中,具有操控廣告交易的影響力,是我們需要知道的事實;比如交易中有很多DSP、DMP、SSP、AdX這些中間不同的角色,Google在每一個環節都有公司、角色扮演,所以每一個環節的利潤,Google都可以拿到。那這種分潤的機制當然對最下游的媒體不公平,媒體沒有辦法得到合理的利潤,媒體沒有辦法公平的競爭,所以媒體除了議價、要求跨國平臺為新聞付費之外之外,也要在廣告的分潤上,建立討論的機制。
當我還是一個記者的時候,我曾經有很多次深感覺到,我的一篇報導,可以讓臺灣的社會,形成一些緩緩的推動,可以對某些政治人物產生一些不小的警告。我只是來自一個公務員的家庭,我沒有背景,可是這就是民主社會,它讓很多的機制可以正常運作。這時很多不符合民主價值、或是投機的政客,就沒有生存的空間,所以我覺得政府須正視媒體要正常健康的生存環境,這是臺灣的新聞跟民主的問題,不是一個產業的問題而已。
數位國家願景,以何為本?
呂學錦 (國立陽明交通大學榮譽教授)
追溯電信自由化 起於一九九六
一九九六年我們的電信事業經營做了天翻地覆的改革,各位如果記得的話,是所謂的電信三法。電信法為因應自由化做非常大幅度的修正,本來由政府獨佔經營的電信事業,讓民間企業可以參與經營,這只是臺灣在整個數位化過程當中的一小步。最近回顧一下數位化這個課題,看著它走超過一甲子,一九六二年開始全球第一套數位傳輸系統啟用,到今天幾乎全面數位化,電信網路的數位化大致上應該是完成的;接下來正在進行中的是網路功能和服務智慧化。所以我想要探討的,是智慧國家以何為本?
智慧國家發展策略為何?看看新加坡
簡單的回顧一下促進這一波比較大的數位轉型,其實來自二零一一年的德國,將工業4.0的概念傳播、發酵;二零一六年AlphaGo創紀錄打敗世界棋王, AI技術蓬勃發展,這兩個事件結合帶動這一波轉型。我認為未來發展到最極致的話,應該是屬於智慧國家這個大的範疇;說到智慧國家舉例新加坡,新加坡的智慧國家是傾全國之力,從數位經濟、數位政府,擁抱公私部門,仰賴人民一起努力,希望建立驅動國家向前邁進需要的能力,有一系列的方案策略,來推動智慧國家,用策略性的國家型計劃來落實。
在臺灣,政府提出的智慧國家方案,願景是希望在二零三零年實現創新、包容、永續的智慧國家,三大重點就是創新數位經濟、活躍網路社會和優勢的寬頻環境,這兩個案例都顯示以人為本的智慧國家理念。但一定要以人為本,來制定未來智慧國家的願景嗎?
以王道文化為骨幹 落實永續解決問題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為滿足人欲所制訂的政策及發展,所帶來的影響,目前所知造成氣候變遷、天災頻繁以及新冠病毒等等,人類正在快速破壞自然界生態系統,甚至危及人類生存。在這裡跟各位分享,上位思考應朝哪個方向,我認為應戮力於中華文化與可持續的發展,劉兆玄前院長在擔任中華文化總會會長時,在總統府提出報告,引用湯恩比史學家二十一世紀人類文明的困境,要從儒家思想跟大乘佛法中尋求解答,認為從傳統文化中找精髓,跟二十一世紀全球的主流思想結合,以新的普世價值、王道、佛法切入,解決人類的問題,由王道文化來注入國家發展的規劃,發展王道精神的環保、社區、經濟,真正落實永續。
企業界我非常敬重的好朋友,林蒼生總裁最近出的第二本書《隨便想想》。書中提到臺灣應以文化素養引領人類前行,提出應該拋棄 GDP式的傳統指標衡量國家的發展,改成 GCP,即是Culture文化,他認為用GCP衡量國家的發展,臺灣有機會將這概念帶向世界。另外,孫震校長在最新巨著《孔子新傳—尋找世界發展的新模式》書中提出新模式所需要的新價值主張。孫校長提出人生幸福總價值H涵數公式。本人建議擴大這個總價值目標函數的範疇,把王道、自然、大乘佛教等納入。
譜出時代藍圖 科技、自然、行為交織
過去我寫文章認為該以自然為本,現在發現暢談自然為本遠還不夠。人類在過去三百年來所作所為,都不是以自然為出發點,面臨氣候異常的今時今日,正是導正不是以自然為本的重要時機,必須要用其他的科技方法,也就是數位的方法來加以導正,我們才有機會再回歸以自然。我認為解決問題的方案,可運用約百分之七十到八十科技為本的能量,另百分之十到十五,崇尚保有自然為本;最後行為為本的深思解決方案,是另外百分之十到十五。運用科技的方法逐一消化問題,增加自然為本的比重,並期盼世界重要組織,如聯合國,能夠制訂結合王道、自然、和大乘佛教為本的智慧地球綱領,並參酌人生幸福總價值,作為各個智慧國家規劃的基本理念依據。
- 本專輯文章同步刊登於111年11月15日中國時報A8A9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