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景氣寒冬要來了?中華經濟研究院今(1)日公布7月製造業採購經理人指數(PMI)重挫5.8個百分點至47.8%,一舉跌破50%榮枯線,中斷連續24個月的擴張態勢轉為緊縮,同時寫下2012年7月創編以來最大跌幅。
國發會27日公布6月景氣報告指出,受製造業廠商信心下滑、股價指數續跌影響,景氣領先指標連續八個月下滑,綜合判斷分數更降至近21個月最低,燈號連四綠,雖然景氣尚未反轉,但擴張力道已進一步放緩。
IMF 經濟報告再度調降全球今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分別下修至今年3.2%明年放緩至2.9%,壓低通膨是各國第一要務,經濟展望「黯淡且更加不確定」。
台灣疫情升溫,除了排隊買快篩等亂象外,防疫保單的理賠壓得業者喘不過氣,針對居家照護是否核保,爭議頻傳;金管會主委黃天牧2日表示,針對防疫保單理賠的增加,股東增資是解方,必要時金管會會動用緊急金挹注,未來將不再隨著防疫政策或疫情變化,擴大解釋保單的適用範圍。
世新大學客座教授王健壯撰文指出,民主政治是政黨政治,但台灣實施政黨政治雖已過卅多年,卻距離「政黨關係正常化」目標仍遙遠。並引用司法院長許宗力曾在一篇文章中引述德國學者說法,認為對憲法機關所要求的機關忠誠原則,也應適用於政府與反對黨之關係,而彼此應負之忠誠行為義務,則包括相互支持、尊重與體諒的義務。
依據二零二一年底發布的資料:台灣民生住宅用電每度2.5596元,全球第四低;最低的則是馬來西亞,每度2.2711元。
為協助企業儘早掌握自身碳排量,金管會日前公布「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卻挨批所訂碳盤查時程不接地氣。
為因應國際原物料上漲,行政院長蘇貞昌6日召開「物價及金融穩定議題討論會議」,會中也下達6大措施,確定免徵原物料稅負,或貨物稅、關稅減半,以及民生天然氣、液化石油氣不調漲,以降低餐飲與小吃攤商營運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