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觀測站〉IMF下修全球經濟成長預測 美中印為最

IMF今預估全球今年經濟將成長3.2%,遠不如2021年的擴張6.1%。IMF不斷下調全球今年經濟成長率預測,從去年10月估的4.9%降至今年1月估的4.4%、4月再下修至3.6%。全球明年經濟成長率料進一步放緩至2.9%,自4月預估的3.6%大幅調降。

IMF並警告,鑒於一系列風險因素,實際經濟表現可能更糟,全球經濟今明年成長率最低可能下探2.6%與2%。

這些不利因素包括:俄羅斯無預警中斷對於歐洲的天然氣供應、通膨居高不下迫使央行緊縮貨幣政策、窮國債台高築引發全球金融緊縮,以及中國延長防疫拖累經濟進一步放緩等。  

IMF指出,這次經濟成長下修幅度最大的國家包括美國、大陸及印度。美國今年預估成長率下修一點四個百分點,為百分之二點三,主因上半年表現不如預期,家庭購買力下降及緊縮貨幣政策。大陸預估成長率下修一點一個百分點,為百分之三點三,主因是防疫封禁措施及房市危機。印度下修○點八個百分點,為百分之七點四,幅度相對較小,靠的是外部環境有利及快速緊縮貨幣政策。

IMF認為,全球通膨壓力高漲,恐進一步影響民眾生活水準。IMF預估,已開發經濟體今年通膨率為6.6%、新興市場與開發中經濟體通膨率為9.5%,分別較4月估值上修0.9與0.8個百分點。

IMF強調,壓低通膨應是各國決策官員的「第一優先要務」,「貨幣政策更為緊縮,無可避免將造成經濟成本,但若拖延則只會使成本更高」。

 

IMF首席經濟學家古林查斯(Pierre-Olivier Gourinchas)指出:「通膨持續攀升且萬物齊漲,這不僅顯現於能源與食物價格,更擴及服務與商品。通膨水平遠超過多數國家央行設定目標。許多國家薪資成長速度趕不上通膨飆漲。」

IMF下調全球經濟成長預測,主因在於美中經濟成長預估放緩。IMF如今預測,美國今年經濟成長將放緩至2.3%,明年再降至1%,不如2021年的擴張5.7%,原因在於利率攀升與物價壓力升高恐令民間縮減消費。

中國今年經濟成長預估從去年的8.1%放緩至3.3%,遠不如IMF先前預測的成長4.4%,原因在於中國可能延長防疫措施與該國房市危機越演越烈。

至於歐元區今明年經濟成長率分別下修至2.6%與1.2%,低於4月時預估的2.8%與2.3%,原因在於俄烏戰事對於歐洲帶來的衝擊高於預期,包括能源價格高漲與衝擊消費者信心等。

相關新聞

據最新統計數據,中國青年失業率在8月份攀升至一年半來最高點。與此同時, 房地產危機和消費疲軟加劇了就業困境。路透社援引經濟學家預測報導稱,...
河浪武史: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9個月來再次啟動降息。世界經濟將形成川普關稅這腳煞車和主要國家貨幣寬鬆這腳油門並存的複雜格局。...
美國聯準會(Fed)17日決議降息1碼,為美國總統川普重返白宮以來首度降息,且預期今年底前將再降2碼,明年預估降息幅度維持為1碼不變。...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