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聯合國(UN)表示,全球人口15日突破80億大關,此為人類進步發展帶來的結果,但由於當前氣候變遷衝擊持續,加以全球資源分配不均狀況日益嚴重,未來人類尋求氣候正義的困難度將持續攀升。

網路沒有國界,許多國家都意識到,在無邊界的網路世界裡,目前面臨有大則恆大、跨國企業壟斷的危機;過去這十年,大型科技公司稱霸,有多規則變成一家之言,將來政府該如何去規範、治理?一方面產業須往前衝,一方面要維護一般民眾的安全、隱私,如何達到平衡,是很重要的課題。

極端氣候災害頻傳,各國政府意識到,人類再不採取行動,情況只會更嚴重,《 京都議定書 》、《 巴黎協定 》等宣告因此陸續出爐,以減少溫室氣體、對抗氣候變遷,讓人類社會得以永續發展。

會展之呈現不應只有光輝亮麗外表,更在乎紮實的反省與進化。

為增加國內高科技產業用地,行政院今(2022)年初核定「南部科學園區屏東園區」計畫(簡稱南科屏東園區),上週五(4日)進行環評初審。

經濟部原規劃「耗水費徵收辦法」今年7月上路,但因故尚未公告實施。

第27屆 聯合國 氣候峰會( COP27 )於11月6日開幕,為期兩周,地點在 埃及 夏姆錫克(Sharm El Sheikh)。

配合2050淨零排放政策目標,環保署正在修正《氣候變遷因應法》, 經濟部 上月則公布「商業部門2030淨零轉型路徑」,由於商業部門多數碳排來自用電,因此如何達到節電就是 減碳 關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