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財政部近來指出,公股行庫將繼續透過投融資等業務,攜手供應商投入淨零轉型;金管會也表示,各產業應注意五大 ESG 趨勢「WATCH」,包含避免漂綠(washing) 以及壓力測試納入氣候風險(testing)等。

2023 年全球經濟與地緣政治衝突風險仍高,高通膨仍將抑制終端消費性需求,需求端呈偏中性偏保守,面板廠若能維持低產能利用率策略,有助景氣早日落底 。

環保署在今天業務報告時指出,已請6大部門主政部會檢核部門階段管制目標執行狀況,並在今年年底前向行政院報告。

台灣電信兩大合併案從年初送審,直至今日確定延期,併購(台灣大、遠傳)及被併購(台灣之星、亞太電信)方均期盼盡速過關。資深業界人士提醒,合併案若拖過年底仍未成局,變數將大增,最嚴重可能重新議約,台灣之星及亞太電信更恐因資金不足而難以繼續營運,未來恐影響產業、用戶及員工的權益。

整合金融資源,支持淨零轉型,金管會今日發布「綠色金融行動方案3.0」,以揭露碳排帶動產業減碳、推動永續經濟活動認定指引;藉由強化金融機構的角色、對投融資部位的盤查、對風險與商機的評估,及策略規劃,驅動企業低碳轉型、揭露氣候相關資訊,帶動我國轉型至低碳或零碳經濟。

近年ESG投資在金融界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重大趨勢,國際永續投資聯盟(GSIA)調查指出,2020年全球投入永續投資金額高達35.3兆美元,占全球機構投資人資產管理比重達35.9%,整體規模較2018年增加了4.62兆美元。

資安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安要點之一, 針對台灣資安風險,KPMG顧問公司於22日發表《2022年台灣企業資安曝險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平均防護分數僅為C級(70分~80分),代表具備一般技術的駭客就能入侵多數台灣企業;報告結果提醒企業與政府應加速腳步,謹慎面對並做好準備。

行政院副院長 沈榮津 昨(22)日出席「2022綠色行動力論壇」時致詞提到,我國今年底在西部海域的 離岸風電 機組將可達到200座, 再生能源 規模也將超越日本及南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