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證交所、群益投信、台北大學商學院企業永續發展研究中心、台灣指數公司今(7)日舉行「台灣永續、淨零共好、台灣首檔ESG低碳指數暨ETF」發表會。
綠色和平組織今(2)日發布台灣四大半導體與電子業「屋頂光電潛力盤點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半導體與電子業的綠電自發占比偏低,只有2.7%,顯示業者過度仰賴海外綠電憑證解決綠電需求。
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正與金管會研究,國內減量額度交易會先做,至於碳交易所處理的是境外碳權交易,牽涉細節較多,還未訂出時間表。
大陸日前公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往後推動發展要以提供質量和效益為主,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等三方面的轉變。讓大陸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站在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不但具有經濟政治雙重目的,更是中共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向、策略及發展,台灣各界均應予以高度關注。
美國晶片法案補助規則出爐,獲補助的企業須分享多餘獲利,且須同意限制本身在中國這類國家擴大半導體產能的能力。外界認為美國一面是為保障納稅人的權益並滿足國安目的,一面也反映當局在社會和經濟上的優先施政方向。
歐盟碳權價格22日首度突破每公噸100歐元,創下歷史新高紀錄,反映工廠與發電廠製造空污的代價愈來愈高。
國內都市更新、危老重建熱潮不減,國內兩大水泥業台泥 (1101) 、亞泥昨(22)日都表示,正規劃發展營建廢棄物回收與再利用的技術,希望不久能針對已拆除的老舊建築,回收水泥及預拌混凝土後重新再利用,目的是降低新開採石灰石數量,進而達到減碳效果。
台灣綜合研究院昨公布的1月電力景氣燈號,受農曆年節長假、工作日數減少等影響,全國產業高壓以上用電量較去年同期大幅減少13.38%,整體產業電力景氣燈號連續亮出代表「衰退」的第4顆「藍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