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勤業眾信聯合會計師事務所稅務部資深會計師洪于婷今(15)指出, 歐盟 議會和歐盟理事會於12月13日針對「碳邊境調整機制」(Carbon Border Adjustment Mechanism, CBAM)達成共識,相較於之前公布草案內容,本次協議內容包含:將適用範圍擴大到氫、特定前驅物(precursors)、部份間接排放和下游產品,且將碳邊境調整機制延至2023年10月1日起實施,新法也將遵循世界貿易組織(WTO)所制定之規範。

因應中國暫停台灣鳳梨、 蓮霧 、文旦、 鳳梨釋迦 輸入,農委會主委 陳吉仲 今天表示,中國不遵守國際貿易規範,出口已調整,生鮮冷藏水果出口 日本 占50%、最大,中國降至1.7%。

攸關2050年淨零排放的「氣候變遷因應法」5月 通過立院初審 ,時隔近半年今(9日)首次黨團協商。場外則有多個環保團體於立法院門口舉布條抗議,提出民間六大訴求,呼籲儘速完成修法。不過協商進行三個多小時,「氣候法」爭議條文仍全數保留,外界關心的碳費議題也並未進入討論。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經濟部長王美花昨(8)日表示,聯合國氣候變遷大會剛結束(COP27),儘管俄烏戰爭導致歐洲能源價格高漲且不足,甚至也讓部分國家重回使用石化燃料。但另一方面卻也讓各國檢討再生能源政策,體認到必須加速再生能源開發。

因應半導體產業用地需求,國科會今年初核定中科擴建二期、南科嘉義及屏東等三園區。

氣候變遷議題是當前全球主要經濟體之間,合作與攻防的重要籌碼,此前因「降低通膨法案」出現矛盾的美歐重新推進氣候合作,鋼鋁產能過剩的中國恐成最新矛頭指向,或被徵收新關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