綠色和平調查:台積電不開發 綠電用買的閒置屋頂多

綠色和平組織今(2)日發布台灣四大半導體與電子業「屋頂光電潛力盤點調查」,結果發現台灣半導體與電子業的綠電自發占比偏低,只有2.7%,顯示業者過度仰賴海外綠電憑證解決綠電需求;在幾家調查企業中,台積電閒置屋頂最多,台達電推動綠電發展的效果最好。

台積電購買綠電不遺餘力,但未完善利用自有空間建置綠電,也未投入綠電自發自用,這項調查也可能打破不少人的印象。綠色和平氣候能源專案主任鄭楚忻長期觀察企業發展綠電議題,她在記者會中指出,像台積電一般的企業不少,已造成三大問題。

她指出,全世界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廠區面積最大,但未裝置綠電閒置面積也最多,總閒置面積逾42.4公頃,等同21.4座小巨蛋規模;如鋪滿太陽能板,一年可發電5,300萬度電,供1萬2,552戶家庭使用。

三大問題是指:

一、利用廠外發電在社區造成衝突,如近期爭議不斷的台南九崴天然氣廠即是一例;二、綠電發展導致資金外流,因為企業多優先購買海外綠電憑證,以衝高再生能源比例,光是台積電2021年就購買了10.1億度的海外憑證,其投入的金額卻完全無益於台灣綠電發展;三、許多中小企業抱怨台積電的強勢採購,剝奪了他們買綠電的空間。未來台積電的綠電需求只會大幅上升。鄭楚忻說:「若不積極投入綠電自發自用,這三個問題恐會日趨惡化。」

以台積電為首的半導體與電子業,多已承諾RE100淨零目標,綠色和平這次調查還包含聯電、台達電、日月光等四家半導體與電子業的綠電行動,統計其廠房與非生產用建築閒置屋頂空間,並盤點浪費的太陽能發電量潛力。

半導體業綠電自發自用比率低 台達電表現佳

調查得到以下分析結果:

一、台灣半導體與電子業的綠電自發占比普遍偏低(0.027),過度仰賴海外綠電憑證;二、半導體業綠電自發自用率極低(皆低於千分之一),僅電子業台達電表現較佳(4%);三、 台積電廠區面積最大,但未裝設綠電的閒置面積最多,比例最高。

調查結果顯示,台積電以外,日月光的屋頂閒置空間每年可發540萬度綠電,其次是聯電的500萬度綠電,表現較佳的是台達電,目前已建置了45.3%空間,是少數擔當推動台灣綠電市場發展的企業。

綠色和平也以國際品牌蘋果、英特爾l為例,例如蘋果公司的總部Apple Park將近100%的太陽能板設置率,以及英特爾位於加州佛森廠區,使用停車場建置太陽能棚頂的作法,證明企業可透過積極投資綠電自發自用、並在採購條件上支持環境效益更高的再生能源案場,展現永續發展的決心。在地狹人稠的城市,企業更應該加速屋頂光電的使用,例如2015年蘋果因新加坡透過能源業者協助,在當地800多棟公宅屋頂興建50MW的太陽能裝置,即為成功案例。

綠色和平也委託大社會調查中心,於2022年12月12 日至12月 16 日進行電話民調 ,對象為台灣19個縣市年滿20歲以上的成年民眾,總有效樣本 1,071 份。民調顯示,超過五成民眾支持台積電等半導體產業優先開發屋頂光電,更有1/3的屋主願意與台積電合作,出租屋頂貢獻綠電。可見以台積電的影響力,足以成為帶動台灣屋頂光電開發的一大助力量。

鄭楚忻呼籲,台積電作為國際半導體龍頭,也是台灣達成淨零承諾的重要一分子,必須扮演更積極的綠電生產角色。綠色和平建議台積電在實踐RE100的路上,以20%綠電自發自用為目標,除了將資金投資台灣綠能發展,也避免被政府綠電目標跳票拖累。在開發綠電的同時,台積電等企業也應從自身廠房做起,帶動更多民間的屋頂型光電,用最小的環境開發,換來最大的綠電效益。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