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總統蔡英文13日宣布,再度委請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擔任今年度紐西蘭主辦的APEC領袖峰會代表,並希望張忠謀利用出席16日加開的線上非正式領袖閉門會議,傳遞兩項主張,包括期許APEC組織就成員體各國公平、迅速取得疫苗做更多努力,及APEC成員應攜手合作、秉持自由貿易精神,對全球疫後經濟復甦做出貢獻。
為擺脫對亞洲晶圓代工的依賴,避免台灣的地緣政治風險,歐美高層最近頻頻互訪,計畫擴大半導體的合作,歐盟可望在幾個月內針對新建晶圓廠做出決定。據媒體報導,中國方面也在英國積極收購或投資,英國政府表示,將繼續密切關注事態發展。
半導體產業掀起大擴產潮,根據 SEMI(國際半導體產業協會)報告,未來幾年將有29座晶圓廠陸續到位,有望為相關設備商創造出千億美金規模的商機。
國內COVID-19疫情升溫,全國進入第三級警戒,中央呼籲民眾避免群聚以及非必要外出。
《日經》報導,亞洲科技總編山田周平指出:中國的華為技術正在維持半導體的自主開發。由於美國加強制裁而失去了半導體晶片的代工廠商,但華為並未推進開發子公司裁員,而是仍維持業務,顯示出對因中美摩擦而作為戰略物資再次受關注的半導體的執著。
中國在AI、半導體等科技產業上發展進程已讓美歐決定組成技術聯盟予以抗衡,正出訪歐洲的美國總統拜登擬下周與歐盟共同宣布該計畫,在半導體、量子科技等項目上合作,捍衛全球科技的領導權。
擱置四年的台美TIFA談判有望重啟!美國國務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周一暗示,美國將與台灣重啟貿易投資談判,但談判時程與是否朝向全面雙邊經貿協定為目標等細節,則未說明。對此,對外經貿談判辦公室談判代表鄧振中表示,現在已到重啟TIFA的時間點,我方已做好準備,未來在環境保護、勞工、供應鏈安全、數位經濟、智財權等,都是可列合作諮商議題。
編按:1983 年日本被美國要求成立「半導體貿易問題研究委員會」,要求日本減產。1986 年美國更迫使日本簽訂《日美半導體協議》,阻止日本企業併購,以保護主義庇蔭美國的半導體公司,繼而扶植韓國三星進軍日本的全球市場,終令日本在 1993 年失去了半導體一哥地位。台灣要以此為借鏡,小心美國科技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