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綜合媒體報導,鮑爾赴國會,就貨幣政策發表證詞。他強調,Fed將竭盡所能、並且採取迅速行動去壓低處於40年高點的通膨,通膨降溫前不會改變升息速度。外界憂恐引發經濟步入衰退疑慮,對此,美國財長葉倫看好Fed政策,能抗通膨及完全就業兼得,有效打擊通膨的同時,失業率不至於大幅回升。
台灣通膨率已連續三個月超過3%,5月份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達3.39%,創下近10年來最大漲幅。中央銀行調高今年消費者物價指數(CPI)至2.83%,核心CPI也達2.42%。根據央行最新報告,預估下半年通膨率隨原油價格漲幅減緩而緩步回降,不過,要回到2%以下恐怕要等到明年。
美國等主要國家的央行啟動升息循環,日本卻逆勢維持寬鬆利率政策,日圓應聲急貶,引發市場擔憂日圓續貶恐掀起亞幣競貶,甚至導致重演一九九七年的亞洲金融風暴。國內學者認為,目前還沒有競貶的問題,金融危機問題也還「言之過早」;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說,發生金融危機的機率不高,但確實是「值得密切關注的議題」。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美國消費者整個2022年恐都得經歷難以忍受的高物價,預期經濟將放緩;經濟學家預測未來12個月出現衰退機率甚至高於2008金融海嘯時期。
美國今年五月消費者物價指數年增率攀升至四十年來新高的百分之八點六,顯示物價上漲壓力難解,迫使聯準會上周宣布廿八年來幅度最高的升息三碼。經濟學家認為,美國出現經濟衰退的可能性大增,未來十二個月出現衰退的可能性達百分之四十四。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表示,年底前美國物價可能都會維持「高到令人無法接受」的情況,她預期美國經濟將減速;克里夫蘭聯邦準備銀行總裁梅斯特則表示,美國經濟衰退風險正在上升,而且需要兩年才能讓通膨率回落至聯準會的百分之二目標值。
《日經》報導,世界各國央行加快加息步伐,讓美歐股市全面下跌。市場相關人士對於美國債券不的「恐慌指數(預期波動率)」超過了新冠衝擊時,如果美國史無前例的加息以利率上升的形式波及全球,利息支付負擔的增加有可能導致發展中國家的債務違約等各種信用風險。
綜合媒體報導,日本中央銀行日本銀行(BOJ)今天維持長期貨幣寬鬆政策,全球其他國家央行卻是相繼升息以遏止通貨膨脹。日銀的決策顯然與全球對抗通膨而祭出的緊縮措施背道而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