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通膨不降反升,引發市場擔心全球央行可能被迫加速升息,也讓停滯性通膨危機進一步升高,受此利空摜壓,全球股市周一全面重挫,日、韓股市單日大跌逾3%,歐美股市跌幅亦超過2%。
隨著美聯儲加大力度遏制約40年來最高的通脹,美國在經歷歷史上最迅速的反彈之一後,正面臨越來越多逆風。FT-IGM調查顯示,學術界近七成經濟學家預估美國經濟明年將步入衰退,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也認為美國明年有陷入衰退的風險,敦促即將在本周開會的聯準會(Fed)正視通膨的嚴重性。
綜合外媒報導,薩默斯週日接受《CNN》節目「美國國情」(State of the Union)訪問時表示,當通膨像現在這樣高漲,而失業率和目前一樣低的情況下,幾乎總會在2年內出現衰退。如果有人現在仍堅信美國能夠避免衰退,美國前財長桑莫斯(Lawrence Summers)認為他們錯了。
工商時報社論分析,日本正在進行歷史性的經濟結構轉型,併同龍頭公司企業治理的重大改革,再遇到日圓匯率巨幅貶值,日本股價、資產突然變得便宜,有利於觀光只是其一,經濟結構與企業治理的轉型因此受益,更可能改變亞洲企業的競爭態勢,在匯率貶值的助力下,日本企業轉型能否再次創造新世紀的日本奇蹟,值得我們仔細觀察。
經濟評論家馬凱撰文指出,當前的通膨之所以複雜,首先,乃正是需求面與供給面同時失衡所致。其次,它正處於全球經濟卅年大轉型的轉捩點。近年來世界工廠已衰微,再無能力壓抑全球物價,通膨也隨之重回世界市場,史上最難懂的通膨 有解?
綜合媒體報導,本周超級央行周登場,尤其是周四(16日)將有台灣、美國、英國與瑞士等央行將宣佈利率決策。聯準會估升息2碼,市場密切關注主席鮑爾會後記者會是否暗示將擴大升息幅度。當日稍晚英國與瑞士央行預估跟進升息。周五日銀則將按兵不動。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勞工部公布數據顯示,5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月增1%,高於市場預期的月增0.7%。其中,能源價格攀升3.9%、食物價格攀升1.2%。美國5月CPI年增率達8.6%,創下1981年12月以來最高,並高於分析師預期的年增8.3%。
前央行副總裁許嘉棟強調, 改革都需要央行的高昂意志與毅力,方能有成。此外,對全部準備金支付利息,以及現階段擬引導隔拆利率與政策利率同步提升,勢必需要央行發行大量定期存單,以收回充斥於市場的過剩資金。這兩項動作都將嚴重衝擊央行的盈餘,因此,也有賴 行政院 與 立法院 降低對央行的盈餘繳庫要求,方屬可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