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歐洲央行、美聯儲和英國央行負責人警告說,在烏克蘭戰爭的「巨大地緣政治衝擊」和新冠大流行之後,全球將出現痛苦的轉變。

綜合媒體報導, 俄烏戰爭讓聯準會的工作極具挑戰性,而且疫情改變通膨動能,加劇通膨壓力,聯準會無法保證能夠達成軟著陸。美國聯準會(Fed)主席 鮑爾說,大流行可能永遠改變了經濟, 他強調,美國央行希望看到明確證據顯示物價壓力消退,才會放緩或停止升息。與此同時,數名聯準會官員均表態支持7月再度升息3碼。

綜合媒體報導,美國經濟離進入衰退期已為時不遠。這種觀點正在迅速擴散。缺乏公信力和可靠預測的美聯儲將陷入經典的「先緊縮後刺激」陷阱,這種陷阱在上世紀70和80年代困擾著許多西方國家央行,外界不相信央行的政策,央行對自己的政策也不堅定,將加劇對經濟繁榮的破壞和不平等。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認為,美國的通膨獲得控制後,有六成機率會重返長期停滯。

中央大學台灣經濟發展研究中心27日發布6月消費者信心指數(CCI)調查總數64.14點,創逾12年半最低,且六分項指標全數下降,其中降最多的為「投資股市時機」,月減7.4點至25.5點,為統計以來新低紀錄。

經濟部昨電價費率審議臨時會,決議針對用電大戶調漲電價,整體平均電價漲幅為8.4%,產業用電大戶漲幅更高達15%;學者分析,這將產生兩大衝擊;首先,工業電價大漲,勢將推升物價、加劇通膨、影響股市基本面,且衝擊台灣今年經濟成長率恐無法「保3」。

《金融時報》報導,國際清算銀行警告,領先經濟體正接近一個「臨界點」,過了這個臨界點,價格快速上漲將變成常態,而且難以逆轉。 BIS呼籲,各國央行應「迅速且果斷」升息,以避免熾熱的通膨轉變成消費、投資及就業市場更嚴重的問題。

綜合媒體報導,鮑爾連兩日出席國會經濟證詞,重申將「無條件」遏制通膨,加劇衰退疑慮,但他也表示經濟衰退並非不可避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