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膨

央行總裁楊金龍周四(13日)將赴立法院財委會業務報告,這是美國總統川普就任後,央行首度赴院報告,預料將對「川普2.0」衝擊做出完整解析。至於利率走向,因正值理監事會前緘默期,預料楊金龍不會說太多。

德國借款成本週三創下28年來最大漲幅,投資者押注一項意在爲軍事和基礎設施投資提供資金的歷史性協議,將爲疲弱的德國經濟提供巨大提振;而在德國的推動下,歐盟同意德國開始討論長期財政規則改革,以允許成員國增加國防支出。

美國總統川普9日表示,將針對進口美國的任何鋼鐵、鋁課徵25%關稅,並預告本周還會發布對主要貿易夥伴實施「對等關稅」措施,鎖定與美國存在較大貿易順差的國家,中國、印度以及台灣等國皆成目標。

行政院主計總處昨(7)日發布1月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年增率為2.66%,連三個月超過通膨警戒線,且是近11個月新高。

主計總處去年首度公布高齡家庭CPI,今年第二次公布,2024年高齡家庭通膨率2.37%,比全體家庭2.18%來得高,曹志弘表示,老年家庭的食物、居住及醫療權重較高,而去年這三項漲幅又比較大,因此老年通膨率高於平均通膨率。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外食 、房租漲勢也持續飆高;其中房租年增率擴大到百分之二點六六,漲幅創廿八年半新高,主計總處官員坦言,目前看不到向下趨勢。

 日本央行總裁植田和男在接受日本經濟新聞採訪時,針對進一步升息的時間表示,「從數據正朝著預期的方向發展這個意義上來説正在接近」。市場上有觀點認為,日本央行將在12月或2025年1月的貨幣政策會議上升息。植田和男還主張要觀察日本國內工資和美國經濟動向,強調了避免倉促升息的想法。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28日舉辦「全球經貿大變局 混沌中的省思」講座,由薛琦擔任主持人,並邀請許嘉棟、黃志芳、吳中書、黃齊元、中華經濟研究院區域發展研究中心主任劉大年、中國信託金控首席經濟學家林建甫等多位專家學者與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