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

大陸一年一度全國「兩會」,將分別於3月4日和5日召開全國政協十四屆一次會議和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會議,其中除了將進行五年一次包括總理在內,大陸國家領導人換屆外,外界預料還會公布重大經濟復甦、人口政策、外交路線等計劃。

大陸日前公布《質量強國建設綱要》,強調往後推動發展要以提供質量和效益為主,並培育以技術、標準、品牌、質量、服務等為核心的經濟發展新優勢,推動中國製造向中國創造、中國速度向中國質量、中國產品向中國品牌等三方面的轉變。讓大陸在全球產業鏈重塑過程中,站在全球產業鏈的制高點。不但具有經濟政治雙重目的,更是中共強國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其動向、策略及發展,台灣各界均應予以高度關注。

美國眾議院2月28日舉辦了「美國與中共戰略競爭特赦委員會」(簡稱中國問題特別委員會)的首場聽證會,主席蓋拉格開場表示,美國未來10年的政策,將為未來100年奠基,美國對中國一廂情願的時代已經結束。

中共 20屆二中全會28日在北京閉幕,會議通過新一屆國家機構和全國政協領導人選建議名單,審議通過《黨和國家機構改革方案》。這次機構改革涉及 國安 系統變革,以習近平為核心「強黨弱政」加強黨中央集中統一領導,相對弱化國務院職能。 新華社引述二中全會公報指出,中國改革發展穩定依然面臨不少深層次矛盾,需求收縮、供給衝擊、預期轉弱三重壓力仍然較大,經濟恢復的基礎尚不牢固,各種超預期因素隨時可能發生。優化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營商環境,有效防範化解重大經濟金融風險,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針對俄烏戰爭,中國外交部長秦剛今日表示,中國敦促世界停止將烏克蘭與台灣相提並論,停止鼓噪「今日烏克蘭,明日台灣」。這是北京與俄羅斯保持距離,並將自己描繪成和平中立力量的努力的一部分。

國民黨副主席夏立言率團訪陸,20日國民黨開記者會發表成果,他表示這次受到重視理由之一,是因為國共都不想要有戰爭;雙方並無談及二○二四選舉議題。他在與陸方高層會面中,也都有就當前兩岸緊張情勢,向陸方表達台灣人民的心聲。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