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瞭望台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17日上午結束馬來西亞訪問,中馬兩國發布聯合聲明指,雙方將攜手推動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促進貿易和投資便利化,反對肆意加徵關稅等違反世界貿易組織規則的單邊貿易限制,同時,推進全球南方團結合作具有重要意義。此外,聲明稱,馬來西亞重申兩國領導人1974年5月31日簽署的聯合公報原則,「不支持任何台獨主張」。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結束 越南 訪問,新華社15日晚間報導, 雙方發表聯合聲明指出,面對國際形勢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和不可預測性,雙方將堅持弘揚多邊主義,共同捍衛國際公平正義和發展中國家共同利益,支持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極化和普惠包容的經濟全球化。 雙方強調將共同反對霸權主義和強權政治,反對一切形式的單邊主義,反對各種危害地區和平穩定的做法。

由人民銀行主管的《金融時報》引述中國社科院學部委員余永定指, 對於人行近期表態的「擇機降準降息」,他理解「擇機」有3層含義,其一,是如果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出現某種不利變化,如面臨美國加徵關稅等外部衝擊,對中國經濟產生負面影響,人行可能進一步降準降息,刺激經濟增長。

美中關稅熱戰之際,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今天開始訪問東南亞。習近平在越南的人民報發表署名文章,強調貿易戰、關稅戰沒有贏家,要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

被視作零風險資產的美國國債,上星期一次又一次地響起了風險警號。美國總統川普在關稅問題上瘋狂出擊、翻雲覆雨,令十年期國債收益率在五天裡飆升了40餘點,這是本世紀初以來沒有見到過的市場大拋售,美元匯率指數從103直插100之下,市場以腳投票表達對美國政策的信任危機。美股也十分動盪。

美國對中國加徵關稅125%,如加上日前因芬太尼問題而加徵的20%關稅,累計稅率將達到145%,對此,大陸官方採取多項反制措施,對外宣稱要「奉陪到底」。在美國關稅壓力下,有著習近平智囊、大陸「國師」之稱的經濟學家鄭永年認為,「關稅之爭是有限度的。只要關稅加到60%至70%,跟加到 500%其實沒區別,都沒法做生意了,就是脫鈎了。」

在白宮把對中國關稅調升到125%,其他國家則暫緩90天後,對等關稅戰正式升級為中美大戰,不少人鬆口氣之餘還掩不住喜悅。殊不知,一旦兩強相爭到必須你死我活,台灣的地位絕對比被課32%關稅更為險象環生。

中國政府正在加強對高科技産品所需稀土的管控。4月4日,中國新將7種稀土納入出口限制對象,同時將冶煉工序限定在國有大型企業。此舉是為了反制美國在稀土冶煉方面對中國的依賴,併為中美之間在關稅問題上的對立做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