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在「川普2.0」時代,此前被認為理所當然的事物不斷被顛覆。作為世界增長中心、以出口為主導不斷發展的亞洲的出路在哪?就此日本經濟新聞採訪了2月就任亞洲開發銀行(簡稱亞開行、ADB)總裁的日本前財務官神田真人,分兩次刊登採訪的內容。
這是中國商業世界中的生息往復。 一個前景廣闊的技術或產品出現。 數十家乃至數百家中國製造商湧入那個新興領域。它們使產品數量大增,使成本快速降低。隨著整體市場的增長,競爭逐漸陷入白熱化,競爭對手們互相壓價,抱著在競爭中最後勝出的希望,甘願忍受微薄的利潤率甚至虧損。
從近期發佈的二季度數據看,中國經濟呈現「增速放緩但韌性凸顯、結構優化持續推進」的特徵。總體而言,成長韌性仍然穩固。二季度GDP同比成長5.2%,雖較一季度5.4%的增速小幅回落,但仍高於市場預期的5.1%,且環比成長1.1%,顯示經濟內生動力仍在修復。三大產業中,第三產業增加值同比成長5.7%,對經濟成長貢獻率達52.3%,成爲主要驅動力,尤其是數字經濟相關服務業延續兩位數成長。
大陸海關總署14日公布最新外貿成績單顯示,在搶出口效應仍存等背景下,以美元計價的6月份出口與進口年增速均優於市場預期。值得注意的是,大陸統計局15日將公布第二季經濟增速,綜合多項指標數據預估,第二季GDP仍有望實現5%以上增長,但分析師也預期,下半年出口或將轉弱。
賴清德總統日前應民間團體邀請,展開「團結國家十講」,並已在這些日子裡完成第一講「國家」,與第二講「團結」、第三講「憲政關係」,每一次發言都引發各界不同的聲音與討論,賴清德表示,他進行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不是要針對在野黨,是需要講清楚歷史真相與台灣主權的定位;直視中國日益嚴重的威脅,便能清楚明白「團結國家十講」的用意跟重要性。
美國與中國大陸官員十一日結束兩天經貿磋商,美國總統 川普 在社群媒體發文說,「我們與中國已達成協議」,中方將供應稀土產品,美國則同意讓大學收陸生並提供其他已同意事項。他說,美國會對大陸商品總計課徵百分之五十五 關稅 ,大陸則對美國課徵百分之十關稅。
美國總統川普在Truth Social發文,證實6月5日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通話約90分鐘,內容聚焦貿易協議細節,川普表示這是一次非常愉快的通話,中美經貿問題將有正面結果,雙方團隊很快會再度舉行會談,也互邀對方進行國是訪問。習近平還告訴川普,美國應當慎重處理台灣問題。
中國在1989年於北京發生「64天安門事件」,今天(4日)是36周年,國民黨在臉書以「勿忘自由代價,民主不能走回頭路」為題,發文紀念「六四事件」並表示要記取爭取民主自由的不易,面對專制獨裁,人民一定要挺身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