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化

台灣出口表現在新冠疫情期間讓全球刮目相看,CRIF中華徵信所今(23)日表示,今年上半年應該還會續創佳績,不過在樂觀看待出口暢旺的同時,更應該從長期角度,探討台灣出口轉型的三個關鍵問題:1、出口結構問題,2、出口產品集中性問題,3、出口過度倚賴中國大陸。

今年是「十四五」規劃開局之年,也是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的關鍵年。2月20日召開的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領導小組會議,審議通過了《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2021年工作要點》(以下簡稱《工作要點》),對2021年深圳市推進粵港澳大灣區建設年度重點工作任務作了全面系統部署,確保大灣區建設每年都能有一批務實抓手,每年都能取得一批突破性進展。

美國財政部長葉倫(Janet Yellen)22日出席紐約時報主辦的線上會議,暢談包括財政刺激、調高公司稅率與資本利得稅、數位美元與比特幣等多項議題,以下為重點整理:

《金融時報》報導指出,比特幣總市值突破1兆美元,無疑激起市場投資熱情,但還不等於滿滿的市場信心;這只會誘使套現,不會明顯改變持有結構與交易結構。比特幣價格接續走高,價格突破了4萬美元,更邁過5萬美元的門檻,總市值超過1兆美元,它是否正在成為一頭「灰犀牛」?

《金融時報》報導,比特幣之類的加密貨幣人氣上升,也許是一個新世界秩序的早期信號,區塊鏈的去中心化,讓美國和美元在這個新秩序中扮演不太重要的角色。

美國聯準會(Fed)本周將召開2021年首次決策會議,儘管貨幣政策料將持續按兵不動,但隨著美國10年期公債殖利率近來升破1%,凸顯通膨預期正在增加,這是否引發Fed本次例會開始針對通膨、利率或縮減購債等議題進行討論,已成為市場關注焦點。

美國總統拜登日前在慕尼黑安全會議呼籲歐洲盟邦,為與中國長期競爭做準備,會議主席伊辛格預期,未來幾年中國可望成為歐美優先處理的議題。

慕尼黑安全會議(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主席伊辛格(Wolfgang Ischinger)接受 德國 廣播電台(Deutschlandfunk)訪問時表示,由於參眾兩院和共和民主兩黨都對中國強硬,因此與前任總統川普相比,...

工商社論指出,K型復甦問題席捲全球,台灣企業也面臨同樣疑慮,根據中央銀行1月底公布2020年第四季理事會議事錄,央行理事討論過程中不時提及台灣傳產和高科技業者在疫情衝擊下,復甦力道明顯不同調,已出現K型復甦的情況,這也將成為接下來央行決策貨幣政策時的重大難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