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週(11/3~11/7)重要新聞回顧

【公與義】
民意反彈!政院指示衛福部:健保補充保費爭議規劃「暫緩推動」
衛福部研擬健保補充保費三大改革,因利息、股利擬導入年度結算制引發社會強烈爭議。對此,行政院長卓榮泰已指示衛福部暫緩具爭議規劃,應廣泛聽取各界意見並加強社會溝通,尋求更周全、具共識的健保財務改革方案。
延伸閱讀1:健保補充保費改制 影響480萬人
延伸閱讀2: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 政院:絕不會為難小資族
延伸閱讀3:二代健保補充保費改革惹議!利息股利年收逾2萬要課稅,政院指示「暫緩規劃」
美中貿易休戰延長:川普簽令降芬太尼關稅至10%
川普總統正式簽署行政命令,將對中國芬太尼相關關稅從20%降至10%,並把對中國的「對等關稅」休戰措施延長一年,11月10日起生效。此舉是履行川習會承諾,旨在阻止芬太尼流入美國。但專家提醒,美中整體貿易關係仍籠罩在法律不確定性之下。
延伸閱讀1:美中關稅休戰 川普拍板 中方同步取消對美農產品課重稅
延伸閱讀2:川普正式命令對中國芬太尼關稅降至10% 下周生效 關稅休戰延一年
延伸閱讀3:分析:美中貿易暫休戰 誰做出重大讓步
AI時代能源危機 大型資料中心將納管
因應AI產業用電劇增,經濟部公告將5MW以上超大型資料中心納管,要求新設階段採用最佳可行技術,PUE須不超過1.3或1.4。專家提醒,儘管納管能提升能效,但台灣真正的挑戰仍在於供電品質與電網韌性。
延伸閱讀1:雲端業者注意 新設5MW以上資料中心能源使用納管 今起生效
延伸閱讀2:AI吃電 經濟部將納管大型資料中心
延伸閱讀3:5日起新設 5MW 以上資料中心納管 能源使用效率限不超過
聯合國警示:全球升溫恐達2.5℃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警告,儘管各國提出減排承諾,本世紀末全球氣溫相較於前工業時代,仍恐上升攝氏2.3°C至2.5°C,若僅實施現有政策更可能飆升至2.8°C。溫室氣體排放在2024年創下新高,導致氣候門檻1.5°C即將失守,聯合國呼籲各國在即將召開的COP30會議上,採取更具雄心的行動以避免毀滅性衝擊。
延伸閱讀1:全球升溫恐達2.5℃ 聯合國警告排放量創新高
延伸閱讀2:1.5°C 目標希望渺茫 ,聯合國:世紀末將升溫 2.8°C
延伸閱讀3:看IPCC《全球暖化1.5℃》,談臺灣的氣候變遷衝擊研究
人民幣國際化加速:人行密集續簽本幣互換 建立「非美元」網絡
人行密集與韓國、歐洲央行等續簽大規模本幣互換協議,總額逾9,400億元人民幣,旨在推進人民幣國際化並強化支付體系。此舉有助於促進雙邊貿易和金融穩定,但分析指出,北京意圖繞開美元體系,對台灣的金融主權與安全構成挑戰。
延伸閱讀1:【聚焦人幣】人行與韓國銀行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議,規模4千億
延伸閱讀2:推動人民幣國際化 中韓續簽雙邊本幣互換協定
延伸閱讀3:力促人民幣國際化 人行接連與歐洲三央行續簽本幣互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