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大帶小 大廠攜供應鏈減碳

         政府三月底公布淨零路徑,宣稱要透過供應鏈「以大帶小」,由大企業帶協力廠商一起減碳

有國際減碳壓力的大型科技業者相對積極,甚至設計機制軟硬兼施,作為供應鏈減碳誘因,但業界表示,因為顧忌增加人力和支出成本,也擔心商業機密因此外洩,是中小企業拚淨零的阻力。

台達電是台灣首家承諾在二○三○年達到RE100目標的高科技產業,永續長周志宏表示,綠能是減碳的關鍵力量,台達電將進一步帶動供應鏈發展綠能,但很多企業至今還對淨零碳排一知半解,台達電除了到處宣講碳盤查、碳捕捉、碳定價、碳中和及淨零碳排等意涵,也和台積電、友達、台灣微軟、光寶、宏碁、和碩、華碩等八家科技業組成「台灣氣候聯盟」,一起帶動供應鏈減碳,訂定未來節水、減廢與節能的目標。

台達電 協助供應鏈碳盤查

為推動內部減碳,台達電去年起依聯合國碳費標準,自訂企業內部碳價每噸三百美元,以環保署初步規畫每噸碳費台幣一百元的基準比較,相對貴了很多,目的是告訴員工公司減碳決心。周志宏說,自訂碳價可知道花了多少碳成本,收來的碳費用在研發新技術、節能減碳,且國際客戶要求(供應鏈)使用百分百再生能源,大家應共同承擔。

周志宏說,企業必須立刻掌握生產的碳排量,歐盟明年就要求進口商提交碳盤查數字,二○二六年開徵碳關稅,今年就要有碳盤查數字出來,供應鏈也跑不掉。

但他也清楚,台達電是電子組裝廠,供應鏈達三、四千家,大供應商配合較沒問題,中小企業就比較辛苦,台達電提供教育訓練資源,協助中小企業先從「碳盤查」做起。

友達 年年都派員用電健診

面板大廠友達從二○一八年就倡議以大帶小,與供應商一起減少製程能耗與節水,也合作提升包材回收率,並年年派員進入供應商廠區,提供用電健診與改善建議。接著攜手十九家耗能較大的供應商,每季申報自身工廠用電量及節電措施,原定二○二○至二○二五年達成供應鏈每年減碳一萬噸目標,但二○二○年一啟動,很快就順利達標。

台泥 幫供應商盤點碳足跡

也有部分傳統產業正以大帶小拚淨零,水泥業是高排碳代表,台泥董事長張安平去年九月開供應商大會時,明確宣示要一起努力達成二○五○年碳中和,台泥分享資源幫供應商盤點碳足跡。張安平說,這是玩真的,接下來台泥寧可選擇價格貴一點、碳足跡少一點的料源,「不跟著減碳的只好出局」。

張安平說,水泥業碳中和是必走的路,所有跟台泥做生意的供應商夥伴要一起行動,包含台灣和中國大陸的供應商,「有困難的,台泥可幫忙,也確實有供應商求助」。

永豐餘 訂出省水省電目標

永豐餘投控永續長暨中華紙漿董事長黃鯤雄說,下游客戶大都是印刷廠、經銷商等,永豐餘的業務員經常到這些夥伴廠區「查水表、查電表」,協助做碳盤查,「一周用電一千度,就是排放五○二公斤的碳,用一千度水就是排放一五二公斤」,有基本概念後,就幫忙訂出省水省電目標,持續追蹤。

「協力廠商都很樂意改變。」黃鯤雄說,持續跟他們分享國際新知、法規與減碳方法,淨零的效率會更高更快。

下游供應鏈 拚淨零三道檻

但產業人士分析,對許多中小企業來說,如果業主沒有決心,下游供應鏈要拚淨零,恐有三道「檻」要過。一是人力障礙,大型企業、科技大廠從碳盤查到寫永續報告,都有專業團隊負責,中小企業規模小,平時忙於業務,光要做到仔細的碳盤查就不容易。

其次,中小企業明白淨零是趨勢,但要買設備、改製程、申請減碳認證,勢必增加成本,這也是裹足不前主因。另一項顧慮是執行減碳過程會請外部人員進廠做精準用電診斷,業者擔心商業機密外洩。政府對這些困難都袖手旁觀,沒具體作法,應規畫資源協助做淨零轉型。

相關新聞

  台積電不僅配合台電的電力調度,對於吃緊的水情也要超前部署。由於桃竹苗及台中地區水情燈號均亮「提醒綠燈」,台積電竹、中、...
五二○在即,賴政府的財經內閣人事大致底定,未獲得續任的金管會主委 黃天牧 昨天表示,在五二○之前說「如釋重負」還太早,...
桃園 石門水庫 蓄水率跌破3成,就連寶山、寶二水庫都逼近2021年全台旱災後新低點,水情再次拉警報,讓 竹科 陷入缺水恐慌,...
準行政院長卓榮泰進行內閣人事徵詢,今(4/16)公布 第3波人事,幾乎全是政壇新面孔,包括由產業請來的崇越董座郭智輝,將出任經濟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