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董事學會提白皮書:台灣企業面臨5大警訊

持續10年關注台灣企業轉型,台灣董事學會7日呼籲,企業應加快「從董事長一人決定,到董事會專業共治及決策」的經營轉型,脫離「神山經濟」迷思,聚焦「百岳經濟」,由百岳經濟龍頭企業帶領台灣跨過策略轉折點,引領下一波的產經成長。

 

台灣董事學會在年會上發表《2023台灣董事會白皮書》,點名2023年是台灣的「策略轉折年」,存在五大警訊值得注意,包括主力家族企業走向衰退、供應鏈產業面臨全球局勢動盪挑戰,以及缺工缺料等問題。

「2023董事學會年會」7日舉行,台灣董事學會發起人蔡鴻青指出,此項活動今年進入第十年,大環境持續面臨內憂外患,商業模式不一樣了,台灣企業進入世代交替關卡,董事學會本身也在轉型,從「董事長學會」進入真正的「董事學會」,與企業界共同成長為「行動型的董事會」,把過往的被動決定、消極培養韌性,轉型蛻變為主動選擇、積極作為。

與會貴賓金管會副主委蕭翠玲致詞時亦勉勵,董事學會長期關注公司治理相關議題,對公司整體營運成果有重大影響,年會的倡議相信能幫助成員對公司治理有更多交流。金管會以「上市櫃公司永續發展路徑圖」及「公司治理藍圖」所建構之基礎下,持續推動企業積極實踐永續發展,協助提升企業發展、強化股市成長。

蔡鴻青指出,《2023台灣董事會白皮書》以2023年為台灣的「策略轉折年」,有五大警訊值得注意:

警訊一:經濟低成長,需求端出口及外銷訂單衰退,生產端缺工,缺能源,碳稅帶來高成本。

警訊二:台股近9成的供應鏈型公司挑戰大,獲利下滑、庫存仍高,景氣最壞時點還沒過去。

警訊三:與國際經濟量體相比,台灣上市企業過多、規模過小,新上市企業更向小型化發展,沒有規模競爭力。

警訊四:老家族企業正在衰退,其中小型家族衰退最嚴重,老家族的衰退令人擔憂,成長不及新家族。舉例來看,2023年家族百大企業中,有71家是成立30年以上的老家族,29家為成立未滿30年的新家族,新家族的長期及短期績效皆優於老家族3倍。

警訊五:老家族股權分散爭端多,股東主義及議和行動興起對家族主義的挑戰,爭端累積件數近五年增加超過7倍。

政治大學名譽暨特聘教授周行一主持高峰對話時則提醒,台灣現在面臨二大打擊,第一打擊是今年經濟表現不好,明年也僅能回到2019年GDP年增約3%,且將會持續好幾年;第二打擊是地緣政治風險將成為未來五至十年「企業困擾的事」,如何在眼光長遠的策略下因應疊代很快的電子資訊產品,「經營思維要很不一樣」,加上政府一步步要求企業作到ESG、碳排盤查,企業可向跨國企業學習將之轉為獲利引擎。

 

 

相關新聞

美國總統川普宣布日韓等14國關稅通知書,台灣不在其中,川普也簽下行政命令,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包括台灣在內多國獲得更多談判空間...
美6月製造業PMI 三年新高 終值更勝初值,惟ISM數據示警低迷局面未解;歐元區製造業續好轉,力拚脫離緊縮 金融數據供應商標普全球(S&P...
許嘉棟:預期心理牽動跨境資金 影響台幣升貶 台幣 匯率繼五月初的「史詩級」升值後,六月中及近日繼續走升,今年以來至昨日(七月一日)為止,...
新北地方法院於2025年6月24日 宣判 ,認定七法公司(Lawsnote)利用網路爬蟲大量擷取並重製法源公司所建構之法規沿革與註解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