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陳椒華期許:土地管理脫序應修法規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陳椒華在臉書表示,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廢棄物亂丟掩埋及土地管理脫序,期許修訂環境法規,而未來環保署改名為環境資源部應名符其實。

 

陳椒華說,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時,通過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今年是世界環境日50周年,主辦國重回瑞典,並再度於斯德哥爾摩舉辦,今年的主題是「Only One Earth」(只有一個地球),關注在與自然和平共處以及永續生活需要性,並提醒地球的資源有限,現階段資源也正大量減少中。

 

她說,今年除了是世界環境日、斯德哥爾摩會議及「成長的極限」報告發布50周年,同時也是奠定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里約高峰會30年,但過了半世紀,世界的人口及碳排放量卻增加了一倍,環境與氣候災難的警鐘也依然持續,顯示地球人採取的環境行動,比不上環境遭受破壞的速度。

 

「現在人類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遠遠超乎自然能夠修復的速度。」陳椒華表示,根據聯合國資料,每年約耗盡1.7顆地球,自然資源在快速耗竭中,地球平均溫度也持續上升,是這一代、下一代和未來世代必須繼續面對及努力的最大課題。

 

她表示,台灣去年終於提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今年行政院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日前於剛結束的立法院會期末完成委員會審查,尚待下個會期完成2、3讀,希望能早日通過實施,促使各個面向加速減碳及轉型。

 

陳椒華以身為資深環保志工及不分區立委,在環境日提出期許:一、政府應實質落實環境資源保護,行政院啟動組織改造,要將環保署改名為環境資源部,但是林務局、水保局、水利署、國家公園全排除於環境資源部外,環境資源部如何能名符其實?如果環保署擴充人力頂多只是擴大環境汙染查核編製而已。

 

二、除了國家安全及高房價問題,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廢棄物亂丟掩埋及土地管理脫序,農地廢棄物亂棄、違章工廠超商不處理,除了應修廢棄物清理法外,行政機關未落實管理責任難辭其咎。

 

三、重要環境法規修訂,包括廢棄物清理法、礦業法、水土保持法、氣候變遷因應法等,都是立法院應該修訂的重要法律。

相關新聞

桃園市長張善政分享了他近期閱讀天下文化出版的《黃仁勳傳》,從地緣政治與科技創新兩個面向,表達對美中對抗下台灣處境的深刻感受。他表示,...
內政部部長劉世芳表示,2030年住商部門溫室氣體排放量要較基準年(2005年)降低35%、挑戰非常嚴峻。內政部表示,...
國際醫學期刊《刺胳針》(The Lancet)最近刊登一篇中國醫藥大學附設醫院兩位醫事人員的投稿,文中討論台灣護病比高、過勞、低薪、...
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四月二十九日,與中央大學、清華大學、陽明交通大學、政治大學共同舉辦的「AI人本時代跨校論壇」,四校同學外,現場還包含台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