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環境日 陳椒華期許:土地管理脫序應修法規

6月5日是世界環境日,時代力量不分區立委陳椒華在臉書表示,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廢棄物亂丟掩埋及土地管理脫序,期許修訂環境法規,而未來環保署改名為環境資源部應名符其實。

 

陳椒華說,1972年聯合國人類環境會議在瑞典斯德哥爾摩舉行時,通過將每年的6月5日作為「世界環境日」,今年是世界環境日50周年,主辦國重回瑞典,並再度於斯德哥爾摩舉辦,今年的主題是「Only One Earth」(只有一個地球),關注在與自然和平共處以及永續生活需要性,並提醒地球的資源有限,現階段資源也正大量減少中。

 

她說,今年除了是世界環境日、斯德哥爾摩會議及「成長的極限」報告發布50周年,同時也是奠定全球永續發展目標的里約高峰會30年,但過了半世紀,世界的人口及碳排放量卻增加了一倍,環境與氣候災難的警鐘也依然持續,顯示地球人採取的環境行動,比不上環境遭受破壞的速度。

 

「現在人類消耗地球資源的速度,遠遠超乎自然能夠修復的速度。」陳椒華表示,根據聯合國資料,每年約耗盡1.7顆地球,自然資源在快速耗竭中,地球平均溫度也持續上升,是這一代、下一代和未來世代必須繼續面對及努力的最大課題。

 

她表示,台灣去年終於提出2050淨零碳排的目標,今年行政院提出「氣候變遷因應法」,日前於剛結束的立法院會期末完成委員會審查,尚待下個會期完成2、3讀,希望能早日通過實施,促使各個面向加速減碳及轉型。

 

陳椒華以身為資深環保志工及不分區立委,在環境日提出期許:一、政府應實質落實環境資源保護,行政院啟動組織改造,要將環保署改名為環境資源部,但是林務局、水保局、水利署、國家公園全排除於環境資源部外,環境資源部如何能名符其實?如果環保署擴充人力頂多只是擴大環境汙染查核編製而已。

 

二、除了國家安全及高房價問題,台灣當前最嚴重的問題之一就是廢棄物亂丟掩埋及土地管理脫序,農地廢棄物亂棄、違章工廠超商不處理,除了應修廢棄物清理法外,行政機關未落實管理責任難辭其咎。

 

三、重要環境法規修訂,包括廢棄物清理法、礦業法、水土保持法、氣候變遷因應法等,都是立法院應該修訂的重要法律。

相關新聞

 總統賴清德21日表示,面臨新《財劃法》通過後,中央財源大幅縮水挑戰,台美關稅談判仍在進行,嚴峻國內外情勢下,明(115)...
川普政府頻釋出有意入股台積電 (2330) 的訊息,外界臆測,美國晶片法案政策恐溯及既往,以過往承諾補助換取入股,讓台積電等半導體大廠陷入...
盧特尼克19日接受美媒CNBC專訪時重申,美國須有在本土自製晶片的能力,且已獲白宮證實,川普政府打算以「晶片補貼換股權」方式,...
明年因新《財劃法》上路,釋出近4千億財源給地方政府,歲出入差短約近1,700億,為近十年來新高。卓揆昨在立法院答詢時預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