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觀點

十年樹木,百年樹人。教育的意義不只在教會某項技能,而是一個國家,甚至一個民族文化、精神、價值的延伸;學校存在的意義更應當是「各種人文精神與學問匯集」處,也須肩負起「為世界上所有人提供可真實對話的道理和意義」。

背景說明

國內高等教育自1990年代快速擴張,形成大學、研究生滿街跑的現象。根據教育部資料,2015年台灣預期受教育年數為16.6年,若扣除學前教育,每位國民預期正規教育達15.6年,相當於大學四年制畢業。儘管台灣擴充高等教育使受教率提高,但教育的本質與未來就業產業間連結,一直是難解的問題,而大學究竟要成為思想的堡壘還是職場前哨站,更是近年屢屢引發思辨的論戰題。在科技發展快速的今天,教育更涵括一個國家的核心理念,成為需要重新衡量的課題;且考量到經濟發展與就業市場的多元變化,我們更需跟上腳步,面對傳統與創新拉扯下的挑戰。

活動照片

  •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2022 藝術零距離 與兩廳院進入偏鄉國中

  •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2017 請給孩子一個機會座談會

  •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2013 種籽營學員照

  •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2013 種籽營 大合照

  •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2014 兩廳院圓夢計畫大合照

相關文章

哈佛大學校長蓋伊身陷反猶太爭議數周後,最近捲入論文抄襲醜聞;甫於去年七月上任的這位哈佛首位非裔校長、第二位女校長,二日宣布辭職,成為哈佛大學一六三六年成立以來任期最短的校長。

經濟日報精選名家 史川恩 Michael R. Strain博士(現職:美國企業研究所經濟政策研究中心主任;並曾任美國人口普查局經濟研究中心經濟學家) 表示在疫情衝擊下,美國因著取消實體改為線上學習,不僅兒童學習能力急劇下降、高中畢業生及大學入學生的人數也不斷下滑,此將衍生出未來家庭收入的損失,消費力減弱、對學生貢獻的意願及能力、國家人才及經濟成長都造成負面影響。各級政府應即刻解決疫情所造成的學習損失,將上課、學年的時間延長,不必按舊有的行事曆來安排學程教育,以改善對國家的嚴重衝擊。

台灣課綱改革鼓勵學生探索興趣,但國外與台灣都面臨學歷貶值,大學科系如何選,關乎到出社會領不到好薪水的問題,也成為年輕學者與家長們困擾的問題。令人遺憾的是,美國一份針對大學生的調查指出,許多社會相關學門,就讀後最令人後悔,重科學輕人文的現象,恐怕更加明顯。

權威期刊《Science》本月21號以「學界汙點」為主題的報告,指出表示2006 年所發表研究阿茲海默症的關鍵論文以及相關研究恐有造假疑慮,若該報告屬實,這十幾年來關於阿茲海默症的研究與資金投入將付諸流水,全球上千萬阿茲海默症患者期待接受治療的期盼更將大受打擊。

編者按: 美國加州數學新課綱的審訂,從今年5月以來就爭議不斷。近期議論的焦點,是新課綱為了要弭平數學學習的成績落差,「不鼓勵」學生超前學習;新課綱也期望導入「社會正義」的思辨方法,在各年級的教學現場,讓學生可以不只是純粹的算術教學,而是透過數學題目的設計來認識、解決和現實生活有關的議題。而歷經無數次教改的台灣,是否也需以此做為借鏡?在理想與實際之間取得平衡,為下一代的未來負責。

美國哈佛大學原先設置在北京語言大學裡的「哈佛北京書院」,將從2022年開始改為與台灣大學合作,並且改名「哈佛台北書院」。外交部對此表示,樂見哈佛大學與台灣大學建立兩校合作計劃,並且歡迎哈佛大學選送美國優秀菁英來台灣研習華語文。

北京在7月1日慶祝共產黨建黨一百周年後,隨即連續重棒祭出社會改革政策,圍繞在少子化、人口老化、分配平衡的核心議題,政府對「醫療、教育、住房」這三個關係民生基本服務的「三座大山」,提出強而有力的改革計畫。這些社會改革的方案,雖然是針對中國國家發展無可逃避的挑戰,不過由於政府的改革手段來得又急又快,長期的效果尚未顯現,短期的衝擊卻造成國內經濟與區域金融市場的大地震。

全球新增1.2億貧窮人口!超過1/5的5歲以下孩童發育不良;影響12.5億學生就學;危及16億人的工作;發展中國家債務顯著上升,這些人都是「新冠災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