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再延6年 應防不當開發蔓延

立法院今三讀通過修正國土計畫法,將國土功能分區圖作業期程再延長6年。各黨團認為展延原因主要是因配套措施不足、子法未定、地方政府與民眾溝通不足及對農民權益的影響尚未充分解決。

展延引發朝野關注

民進黨團書記長蔡易餘表示,有部分縣市尚未繳交國土功能分區圖,也還有七個子法未公布,造成農民、地主對國土功能分區仍有疑慮。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強調,延後實施並非終止,而是爭取時間做好準備。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再展延六年是為避免過去配套不足、子法未定,造成溝通不良、農民恐慌,一旦被畫為農業發展區,不但沒有補償還受到限制,且擔憂世代為農。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內政部長劉世芳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消除民眾疑慮與因地制宜,若不能傾聽地方政府的聲音,就請下台向民眾負責。

功能分區圖展延爭議

當前共二十個縣市提送國土功能分區圖,內政部指出,尤其過去半年來,因國土計畫上路在即,地方政府湧入大量民間申請土地變更案件,統計今年1至10月各縣市受理申請案件共1206件,申請案件數第一名的是桃園市250件「這些變更案因地方未經充分討論卻匆促送件,也加劇了國土資源的錯置。」

另外,內政部已完成八縣市審議程序,但新法將作業期程再延六年,已完成審議者縣市是否該重新檢討?審議中的是否喊停?未提交的是否繼續拖延?一來一回,耗費大量行政資源。

專家憂心展延恐加劇不當開發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學聖表示,展延在意料之中,但仍感到遺憾,當務之急是從區域規劃的非都市土地管制,乃至於國土署都應該要有一些配套的防堵作為,避免破碎且不當的國土開發快速蔓延。張學聖表示,最近各黨團的意見大多朝展延方向,只是說滿遺憾的,「委員很多都關心農地發展,可是回過頭來看,我們是不是忘記國土計畫的價值?」他說,十一年前齊柏林紀錄片「看見台灣」鏡頭帶國人看見國在山河破,歷次天災後,大家也會思考國土應朝著對氣候變遷、永續的角度來規畫,「怎麼審查時就好像都忘掉了?」

相關新聞

7 月 31 日,美國戰略暨國際研究中心(CSIS)發布最新報告指出,中國自 2022 年起便啟動無數軍演、訓練,以模擬封鎖台灣的情境。...
美國對等關稅風暴未歇,美國總統川普(Donald Trump)再預告擬在下周「開獎」藥品及半導體關稅,市場屏息以待,另外引發討論的是,...
前美國國務院顧問惠頓(Christian Whiton)日(5)前大力批判賴政府對美方針,以「臺灣如何失去川普」(How Taiwan...
晶片大廠 NVIDIA 今(5)宣布啟動「電力大革命」(Power Revolution)計畫,致力於推動資料中心電力基礎設施從傳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