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土計畫法再延6年 應防不當開發蔓延

立法院今三讀通過修正國土計畫法,將國土功能分區圖作業期程再延長6年。各黨團認為展延原因主要是因配套措施不足、子法未定、地方政府與民眾溝通不足及對農民權益的影響尚未充分解決。

展延引發朝野關注

民進黨團書記長蔡易餘表示,有部分縣市尚未繳交國土功能分區圖,也還有七個子法未公布,造成農民、地主對國土功能分區仍有疑慮。民進黨立委陳冠廷強調,延後實施並非終止,而是爭取時間做好準備。

國民黨立委柯志恩說,再展延六年是為避免過去配套不足、子法未定,造成溝通不良、農民恐慌,一旦被畫為農業發展區,不但沒有補償還受到限制,且擔憂世代為農。

民眾黨立委張啓楷表示,內政部長劉世芳沒有事先做好準備、消除民眾疑慮與因地制宜,若不能傾聽地方政府的聲音,就請下台向民眾負責。

功能分區圖展延爭議

當前共二十個縣市提送國土功能分區圖,內政部指出,尤其過去半年來,因國土計畫上路在即,地方政府湧入大量民間申請土地變更案件,統計今年1至10月各縣市受理申請案件共1206件,申請案件數第一名的是桃園市250件「這些變更案因地方未經充分討論卻匆促送件,也加劇了國土資源的錯置。」

另外,內政部已完成八縣市審議程序,但新法將作業期程再延六年,已完成審議者縣市是否該重新檢討?審議中的是否喊停?未提交的是否繼續拖延?一來一回,耗費大量行政資源。

專家憂心展延恐加劇不當開發

成功大學規劃與設計學院院長張學聖表示,展延在意料之中,但仍感到遺憾,當務之急是從區域規劃的非都市土地管制,乃至於國土署都應該要有一些配套的防堵作為,避免破碎且不當的國土開發快速蔓延。張學聖表示,最近各黨團的意見大多朝展延方向,只是說滿遺憾的,「委員很多都關心農地發展,可是回過頭來看,我們是不是忘記國土計畫的價值?」他說,十一年前齊柏林紀錄片「看見台灣」鏡頭帶國人看見國在山河破,歷次天災後,大家也會思考國土應朝著對氣候變遷、永續的角度來規畫,「怎麼審查時就好像都忘掉了?」

相關新聞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衛福部 長 石崇良 拋出補充保費新制變革,包括利息、股利、租金三項目的補充保費改採「年度結算制」,消息傳出後,立刻引發民怨大反彈。6日中午...
聯合國環境規劃署(UNEP)近日發布《排放差距報告》(Emissions Gap Report),對全球應對氣候變遷的進展發出嚴峻警告。...
為應對高齡化、少子化帶來的結構性壓力,並在維持一般健保費率不變的前提下鞏固財務,衛福部宣布啟動全民健保補充保費的重大改革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