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動「自然正成長」新觀念 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

中華景觀協進會在10月19日(六)舉辦「淨零時代景觀與自然共好倡議論壇」,邀請六位重量級的產官學研專家齊聚討論,希望以「與自然共好」為核心凝聚共識,促進跨界合作與交流,為未來的景觀設計與環境保護工作提供指導方向。

景觀專業與自然環境高度相關,從規劃設計到施工等不同尺度、不同階段都可回應淨零轉型下的各種環境倡議行動,從環境評估、工程材料、工法選取,到人類與環境在不同時空脈絡下的互動,呼應氣候行動目標,支持生態系統保護與復育,達成經濟發展與自然保育的「共好」行動。

論壇背景:在淨零時代下找回城市的「自然解方」

2023年政府通過了氣候變遷法與相關的淨零政策,在這個與世界同步,共同打造永續家園的行動中,將會帶給台灣國家、社會與文明發展不可逆轉的結構性改變。

然而,驅動新政策的不僅是台灣的科技與經貿實力的考量,更與「自然環境的破壞」所帶來壓力密不可分。2024年世界經濟論壇發表的《全球風險報告》指出,目前全球面臨的十大風險中,有半數與自然環境有關,包含「極端氣候事件」、「地球系統的巨變」、「生物多樣性減少與生態系統崩壞」以及「自然資源減損」。面對這些挑戰,各方都在積極應對,發展並倡議各種「主張與行動」,避免全球公民成為氣候變遷的受害者。

如此,「重新對待自然」行動正如火如荼地展開。2024年歐盟通過了「自然恢復法」(Nature Restoration Law),聯合國生物多樣性大會(COP15)通過了《昆明-蒙特婁全球生物多樣性框架》,這些法案或行動皆旨在抑止和逆轉生物多樣性喪失;並在框架中提出了「Nature 2030」的目標,目的是實現「自然正成長」(Nature Positive),即在物種、生態系統與自然過程的健康、豐富度、生物多樣性和韌性方面取得可衡量的正向發展

聯合國下屬組織「地方政府永續發展理事會」(ICLEI)與柏林市政府合作,串聯會員城市共同撰寫一份「城市自然公約」(Urban Nature Pact),這份公約未來將指導全球各個城市轉型,建立具有生態基盤能力的韌性城市,提升永續發展能力,共同邁向2050碳中和的理想。

在此世界局勢之中,台灣政府當前的關鍵挑戰即是對「自然」的重新理解與對待。這包含了一系列的行動例如:如何在國家發展體系中對「自然」進行再定義與深刻反省?如何對開發行動對自然環境產生的「侵擾行為」提出新的管理調節方式?以及如何在居住環境中推動「城市與自然共生」的課題與任務。超越了傳統上「保育自然」的主張,如何對既成人類集居環境,進行全面再自然化的整合性修補,或更進一步對生態系統進行系統性修復,以真正打造人文棲地與自然棲地有效整合的景觀維護方法、程序和工具,成為了當務之急。

論壇期待與主張:環境基本法、政策白皮書、深化科學研究

論壇倡議,社會應以開放性的社會對話,重新檢討並建構支持自然維護與修復制度性脈絡的行動,令台灣版的「自然保護行動政策」,成為保護、引領台灣發展的第二個「護國神山」。

基於此認知,論壇總結並發表以下三點主張:

1. 「環境基本法」自然保護強化的調適性升級立法

 以「環境基本法」為基礎,配合氣候變遷法與國土法升級「自然保護行動」的法治化基礎。其中應包含對「自然」與「自然保護」的重新定義,提供「自然」之具體內涵、形式、性能、美學,以及作為國家核心價值的再定義。此外建立一種法制化的「景觀維護制度」,針對下一世代在發展上對自然的侵擾行為,進行整合話、系統化與法制化的管理調節系統,包括平衡、補償、禁止、避免甚至積極發展;來支持未來國土空間與都市發展行動中,對於發展「維護和修復自然」、「城市與自然共生」模式的支持。

2. 「邁向2050自然正成長政策」白皮書

掌握歷史性時機,配合地緣政治重整、台灣國際角色再定位的關鍵時刻,宣布推動亞洲第一個以「自然正成長」為基礎的前瞻政策,作為第二個「護國神山」,搭配台灣高科技與AI產業經驗,作為國力展現的新方式。具體而言,應包含支持對自然環境發展的開放性對話國民共同全是未來自然行動,以及一連串有關自然保護創新的詮釋、共生創新行動、自然生態系統的恢復等,涵蓋價值與經驗的新行動。

3. 「自然保護與景觀維護」的科學研究

邁向自然保護的永續發展不能只是一種理想與口號,必須是同時具有學理與證據的具體成果。為了使「與自然共生」、自然生態的補償、自然碳匯以及自然解方成為具有說服力的永續發展行動,有關自然保護與景觀維護的科學研究,就成為推動「自然正成長」的關鍵載體。其具體內容,不只是技術解方的研究,更包含支持自然保護行動的制度系統,以及長遠的人才栽培與對社會上自然知識的教育深化等。

本次研討會重視並探索這些問題的答案,主張台灣不應該因循守舊地停留在「人定勝天」的窠臼中,也不應該讓本議題簡化為「自然碳匯」與「自然解方」的學理性抽象概念,必須積極作為、與時俱進,重新檢討這些課題在國家政策中的角色、定義、任務與可能性,此乃本次論壇的核心訴求,而啟動新時代對於「自然」保護的新共識,並探索未來可能的方向與行動,則是本次論壇的核心目標。

相關新聞

主計總處昨天發布十一月消費者物價 指數 (CPI)年增率百分之二點○八,再度升破百分之二通膨警戒線, 主因除了颱風造成蔬菜水果價格大漲,...
近年全球供應鏈幾經劇變,先是川普在第一次美國總統任內發動美中貿易戰,掀起去中化與反全球化序幕;其後,新冠疫情、俄烏戰爭、以哈衝突相繼爆發,...
從數位浪潮到AI衝擊,余紀中文教基金會長期關注科技革新對社會與產業之影響,11月23日舉辦【從數位到AI時代的影響與方針】研討會,邀請產、...
全球塑膠公約第五輪談判目前正在韓國釜山舉行,盼於年底前擬定具法律約束力的終止塑膠污染公約。 學者指出,國內進口的石油有廿四%用於塑膠生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