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日經》報導,輸電損耗幾乎為零的「超導輸電」在日本將進入實用化階段。疫情加速數化位使用,輸電損耗成為世界各國面臨的課題,日本在材料方面具有相當優勢,值得台灣產業發展參考與觀察。
一項針對近1,000名商界、政府和學術領袖的調查發現,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成員中僅有十分之一預計未來三年全球復甦會加速,僅有六分之一對世界經濟前景持樂觀態度。
過去兩年因為氣候變遷、新冠疫情以及中美對抗的三大因素影響,使得全球企業都面臨前所未有的變局與挑戰。
環境權保障基金會、地球公民基金會等環團今天舉辦記者會,呼籲行政院納入公民團體建議,盡快將溫管法修法草案送入立法院。
建築產業在能源消耗及碳排放量,占全球總量逐年升高,也意味著另一波商機到來。從開創新能源及減少碳排放的角度思考,盤點自身的優勢,積極開發低碳科技。
編者按: 國光劇團近期推出的新編京劇「極西之地有個費特兒」評價兩極。近年來各個國家集劇團為了創新進軍國際,分別擁抱高科技以爭取更多曝光與經費,卻也面臨「四不像」危機,並多次引來北藝大前校長邱坤良的批評,國光劇團藝術總監王安祈隨後也宣布辭去總監之職,引發戲劇界震撼。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王文淵代表企業界向政府提「建言書」,總括七大建議案,籲政府不要將2050淨零排放目標急於入法
最近環境、社會和公司治理,即ESG(environment, social, governance)蔚為潮流,廣受社會各界的重視,究竟ESG真正的意涵為何?對企業、國家競爭力有何影響?企業及政府研擬因應ESG的發展策略,都是台灣下一階段經濟成長無可迴避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