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每年冬季於瑞士達沃斯(Dovos)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年會(World Economic Forum,簡稱WEF),今年因疫情延後至5月23日展開,今(25)日談論到了日漸加劇的氣候變遷議題與糧荒危機。環境學家與美中氣候特使均倡議,應推動能源節構轉型,並打造可持續性糧食生產系統。
全國工業總會理事長苗豐強表示,工總扮演政府與產業界最重要的溝通平台,上任以來將推動五大任務,包括:強化兩岸交流合作、倡議區域運籌中心、支持政府節能減碳、呼籲現有核電延役及發展新一代核能,最後是結合各公會專業提更具說服力建言。
環保署過去已經公告第一批應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排放源,為了加緊碳盤查的腳步,23日預告第二批應辦理盤查登錄溫室氣體排放量對象,只要是直接排放及間接排放總和在每年2.5萬噸以上就會納入,初估電子零組件製造業、金屬製品製造業將受影響,將於明年起開始納入盤查對象。
行政院環境保護署今天表示,預計本週將會公布中小企業碳盤查指引,供中小企業在自主計算減碳時能有依據,並將在6月起陸續召開說明會,協助對盤查仍有疑問的業者。
立法院社環委員會今天審查「溫室氣體減量及管理法」修正草案,環保署長張子敬表示,減碳工作會「先大後小」實施,大企業要用碳費等手段鼓勵減碳,但小的不一定用同樣方式,會評估各種工具對不同排放源的減碳效果。
生態、環保團體今(10)日發布聯合聲明表示,甲烷的溫室效應約為二氧化碳的80倍,減少甲烷排放是最快速有效且經濟的減緩措施,有助於控制地球溫度上升不超過1.5度,透過畜牧業減排是不可忽視的淨零排放策略。
有的企業超前部署,節電、綠(儲)能、資源循環利用,是這些企業拚淨零的集體共識。
雖然碳定價可以鼓勵工業脫碳,但也有碳洩漏的風險,因為有些歐盟高汙染企業會遷到他國。歐盟利用對某些行業的免費配額來減低碳洩漏,但隨著氣候嚴峻及減碳野心增大,歐盟委員會決定逐步取消免費配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