產業轉型

近年ESG投資在金融界形成一股不可忽視的重大趨勢,國際永續投資聯盟(GSIA)調查指出,2020年全球投入永續投資金額高達35.3兆美元,占全球機構投資人資產管理比重達35.9%,整體規模較2018年增加了4.62兆美元。

資安問題已成為影響國安要點之一, 針對台灣資安風險,KPMG顧問公司於22日發表《2022年台灣企業資安曝險調查報告》,顯示台灣企業平均防護分數僅為C級(70分~80分),代表具備一般技術的駭客就能入侵多數台灣企業;報告結果提醒企業與政府應加速腳步,謹慎面對並做好準備。

行政院副院長 沈榮津 昨(22)日出席「2022綠色行動力論壇」時致詞提到,我國今年底在西部海域的 離岸風電 機組將可達到200座, 再生能源 規模也將超越日本及南韓。

數位發展已成國家政策佈局重點,專家更指出面對國家級數位武器威脅,強化國家資安韌性刻不容緩。甫成立的數位發展部部長唐鳳9/21在資安大會主題演說中表示,數位部的目標之一是推動全民數位韌性;也對外說明第6期國家資通安全方案,將以打造堅韌安全的智慧國家為目標,包含3項具體目標及4大策略。

數位發展部八月裡剛成立,編列預算高達211億元,該部門成立以來,定位未明屢屢引發外界議論,本週立法院將開議,由哪一個常設委員會主審,勢必成為焦點。台積電董事長劉德音近期也指出,政府應制定更前瞻、完善的政策,才能接軌國際,讓企業朝永續發展。

全球資訊戰正悄然發生,目前頭號受害者是製造業,對供應鏈攻擊層出不窮,半導體產業亦無法倖免。台灣首個半導體晶圓設備資安標準 SEMI E187 歷經三年研究,於今年一月公布,是少數由台灣主導制定的全球性產業標準之一。 如何提升半導體業供應鏈韌性,使台灣成為國際供應鏈可信賴的合作夥伴,值得關注。

台電啟動碳捕捉計畫,2025年前要在台中火力電廠蓋好「減碳技術園區」,拚成為全球第三座碳捕捉再利用燃煤電廠,圖為電廠內第一階段的「微型測試區」。

歐洲在台商務協會和台灣中油昨(12)日共同發布《2050淨零:最佳實踐報告書》。由歐洲商會18家駐台辦事處及企業會員提供經驗及策略解方,呼籲台灣政府加強推動氫能、碳捕捉再利用及封存(CCUS)等突破性技術,才能如期達成2050淨零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