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變種病毒BA.4、BA.5疫情在各國升溫,包括日本、韓國的確診數量都在上升。台北市長柯文哲14日表示,BA.4跟BA.5不可忽視,「估計台灣要出問題,會是40天後。」
台灣疫情雖日漸趨緩,但多家快篩試劑EUA取得有魚目混珠之嫌,引發民眾質疑陷入爭議,食藥署被質疑把關、審查不力,立法院國民黨團連日要求食藥署長吳秀梅、衛福部長陳時中下台。政府單位到底應該由誰負起責任,目前互相推託,還未有定數。
新冠肺炎在台持續延燒,許多在第一線高風險的醫護人員也無法倖免陸續染疫,上月初心臟外科權威振興醫院院長魏崢傳出確診消息,經過數個禮拜調養後,他已完全恢復,並出面分享染疫經驗過程中。他說,感染後喉嚨痛如刀割,讓他「第一次明白為何有人想要安樂死」。
國內疫情才稍見平緩,世界衛生組織(WHO)就指出,Omicron新型亞變種BA.4、BA.5已在超過40個國家現蹤,台灣也於13日宣布檢出5例個案。對此,外國學者預測,新一波疫情恐在冬天爆發,雖然Omicron導致中重症的機率較低,但確實有讓患者重複感染的能力,代表群體免疫(herd immunity)可能難以達標。
全球歷經兩年的新冠疫情後,才剛慢慢進入「與病毒共存」時代,沒想到現在又爆發猴痘,讓世界一直處在緊張的情緒之中。積極投入環境保育的微軟創辦人比爾蓋茲(Bill Gates),近期就表示,人類可能在未來面臨新的全球大流行疾病,起因恐為人造病毒,或是氣候變遷相關後果導致。
世界衛生大會(WHA)甫落幕,台灣剛度過一個在國際政壇「最熱的5月」,從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及衛生部長公報、 美國 總統拜登亞洲行到世界衛生大會,罕見在這些議題上成為各大國熱議的目標。各黨立委呼籲政府須提出更彈性且靈活的外交政策,促成各國聲援台灣。
本土疫情每日人數逼近十萬,尤其兒童在沒有疫苗的保護下更是重災區,中央流行疫情指揮中心27日表示,目前快篩已由各藥局據點每日穩定供貨,已不需要排隊。政策上會開始提供幼兒、長照機構與弱勢族群免費快篩,讓民眾能更全面自我保護。
國內疫情波及兒童族群,雖以分階段開始施打兒童疫苗,但五歲以下的孩子仍無疫苗可打,引發家長擔憂。近期美國監管機構與最大醫生組織傳出好消息,預告6月 15 日將進行六歲以下兒童 COVID-19 疫苗的緊急授權會議,若經委員會決議通過,美國最快將在夏季之前為年幼兒童施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