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技醫療

新冠陰影還未過去,另一種流行疾病卻悄悄在全球蔓延。「類天花」傳染病「猴痘」已在全球至少12國現蹤,累計超過百人感染。而天花疫苗可能是遏止「猴痘」傳布的有效工具,美國已緊急大量採購疫苗,避免新冠肺炎初期物資缺乏情況再次發生。

疫情發展嚴峻,倘若不幸確診居家隔離,要如何申請藥物?尤其一些高風險族群,如有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失智、癌症等,更需特別注意。 衛福部 目前提供兩款公費口服藥物:輝瑞 Paxlovid 與清冠一號中藥,若家中有相關案例,請把握黃金「發病5天內」時間,跟隨下列步驟備齊藥物!

國內確診人數持續增加,但大多以輕症及無症狀為主。台灣目前常見治療新冠肺炎的藥物分為四種,但由於抗病毒藥必須符合一定資格才能申請,所以也為大家一併整理可以直接在藥局採買的常備用藥,在必須與病毒共存的時刻,多一份安心與保障!

台灣確診人數已維持六萬數天,死亡人數每日更屢達新高,行政院長蘇貞昌雖宣稱,17日新上路的「0+7」政策,能使整個社會向正常生活再邁出一步,但國高中生尚未打滿第三劑,不少教育團體紛紛呼籲停課至兩週;立法院法制局日前也建議,高中以下直接停課到月底或學期末,避免短期內反覆停課、復課。

國內疫情12日上看六萬例確診,截至目前為止,新冠肺炎在台灣累計已奪走近千條寶貴性命。台北市長柯文哲日前就主張,若快篩為陽,中央就該快給藥,引發外界討論,新北市長侯友宜就強調,還是先給醫生看過比較好。

本土疫情擴大延燒,快篩試劑短缺又太貴引發民怨。地方上首長們不論黨派也紛紛表態,基隆市長林右昌直言「快篩實名制」一定要改,北市府發言人陳智菡痛批,中央徵用一堆快篩劑,導致地方採購碰壁,快篩試劑根本還沒送到地方。當染疫人數仍以每日數萬人的速度增加,民眾恐懼何時能了結?

台灣疫情擴散迅速,單日確診人數已突破兩萬人,雖發病後重症與死亡比例低,但根據美國衛生單位估計,約有1成的確診者會出現「長新冠」(Long Covid,即新冠後遺症),目前該症狀種類高達200多種,且有研究指出67%的長新冠患者都曾出現認知障礙。可見疫情的造成社會的傷害,除須長期觀察,短期內也難有終結。

編者按: 國內疫情再升溫,中央疫情指揮中心17日記者會上宣布,同意6歲到11歲兒童可施打莫德納疫苗,由於國外大部分兒童是接種BNT為主,尤其美國CDC唯一核准的兒童疫苗只有BNT,此舉引發疑慮。外界質疑,日前衛福部才宣布BNT兒童疫苗採正在談,那採買進度現在到底為何?攸關下一代的健康,政府須審慎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