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洲事務

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的烏克蘭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媒體的採訪。他強調,與俄羅斯停戰的前提是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的全部領土上撤出。在構建導彈防禦體制的重大課題上,他表示期待與日本開展技術合作。

反映歐元區企業活動水準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本月儘管仍處於榮枯線以下,但略有好轉,升至47.1,調查顯示歐元區經濟顯示出初步的觸底反彈跡象,從而緩解了人們對衰退加深的擔憂。 調查顯示企業活動量儘管仍處於收縮區間,但略有改善。

歐洲央行結束了史無前例的連續10次加息,歐洲央行(ECB)政策制定者上月開會時同意保留再次加息的可能性,拉加德(Christine Lagarde)本週警告稱,在對抗通脹的鬥爭 中,現在“開始宣布勝利”還為時過早,她呼籲利率制定者以及市場“留出一些時間”,看看抑制通脹的力量能多快發揮作用。

莫三比克規模最大工業公司South32宣稱,在莫國製造的鋁材為綠色產品,是為了合乎歐盟的碳關稅新規CBAM,這個聲明引起不少輿論。CBAM猶如一把雙面刃,是為促進國家碳排管理發展,亦或是讓貧窮國更邊緣化?

以哈戰爭超過1個月,各地對以色列政府忽視平民安全不滿持續升高;本月11日以色列民眾與人質家屬,更齊聚在首都特拉維夫的廣場,訴求以色列停戰,救出人質,這場示威活動成了開戰以來,最大的反戰示威規模。

中央大學與余紀忠文教基金會合辦的「余紀忠講座」,10月31日邀請吳玉山院士進行演講,演題為「烏俄戰爭對台灣的啟示:比較、互動與示範」,吳院士以烏俄戰爭為本,從三個角度切入來看烏俄戰爭對於海峽兩岸以及世界主要國家所起的示範作用,藉此避免臺灣陷入戰爭的泥淖,善盡台灣為世界公民的社會責任。

以巴衝突持續延燒,以色列國防軍( IDF )表示,以色列空軍 22 日稍早襲擊了黎巴嫩真主黨( Hezbollah )的 2 座基地,兩國邊境正爆發零星戰鬥。對雙邊衝突,歐美各國領袖先後計畫造訪中東; 伊朗外交部長警告以色列和美國,如果以色列不立即停止軍事行動,中東可能失控。

巴勒斯坦激進組織哈瑪斯( Hamas ) 7 日突襲以色列,發動陸海空大規模入侵,至今雙方死亡人數已逾千人;美國保守派智庫多位學者表示,以色列措手不及固然令人訝異,西方國家各自內部分化亦促成血腥攻擊,呼籲正視反西方軸心國威脅升高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