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歐洲6天,為何挑選法國、匈牙利、塞爾維亞?能化解哪些危機,找到哪些機會?
歐洲議會大會今天通過全球最早出爐的人工智慧法案,將根據風險高低來管理這項新科技,包括社會評分、透過網路或監視器抓取民眾臉部影像以建立人臉辨識系統等,都在禁止之列。
德國與台灣沒有保持外交關係。然而,台灣和德國是重要的合作夥伴,擁有共同的價值觀,並享有密切和實質的經濟、文化、科學和學術關係。多次訪問,特別是議會領域的訪問,也有助於加深交流。
歐盟執委會5日提出新國防工業戰略和投資計畫,盼能提高歐洲武器產能,在反制俄羅斯擴張威脅、持續援烏同時,一改歐盟長期依賴大西洋彼岸心態,加強歐洲自主安全保障能量。
據法新社報導,美國前總統川普本月10日表示,他會鼓勵俄羅斯攻擊未履行財務承諾的北約成員國。此言一出,引發美國現任總統拜登指責川普向俄羅斯總統蒲亭(Vladimir Putin)低頭;北大西洋公約組織(NATO)秘書長史托騰柏格14日也表示,預計今年將有18個成員國的國防支出占比達到標準。
台灣政府對歐媒釋出欲建立與歐盟經貿新架構的想法,駐歐盟代表李淳向中央社進一步說明,台灣並未放棄推動雙邊投資協定,而是希望與歐盟形成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將以堆積木、多層次方式推動。
近日,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基輔的烏克蘭總統府接受日本經濟新聞媒體的採訪。他強調,與俄羅斯停戰的前提是俄羅斯軍隊從烏克蘭的全部領土上撤出。在構建導彈防禦體制的重大課題上,他表示期待與日本開展技術合作。
反映歐元區企業活動水準的採購經理人指數(PMI)本月儘管仍處於榮枯線以下,但略有好轉,升至47.1,調查顯示歐元區經濟顯示出初步的觸底反彈跡象,從而緩解了人們對衰退加深的擔憂。 調查顯示企業活動量儘管仍處於收縮區間,但略有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