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前總統、共和黨總統候選人 川普 十五日晚間現身共和黨全代會首日活動,是他在賓州遇刺受傷後首度公開現身;當天川普也公布了副手人選、俄亥俄州聯邦參議員范斯(J. D. Vance),兩人將搭檔競選二○二四年大選。然而一些投資人和高階主管卻擔心,鑑於這位俄亥俄州共和黨人過去的民粹主義言論和政策偏好,第二任川普政府對美國企業的友善程度可能遠不如第一任。
美國共和黨將於7月15日至18日舉行全國代表大會,2024年黨綱草案在8日先出爐,當中預告「川普2.0」的經貿政策,包括將撤銷中國的最惠國待遇,禁其購買美國房地產及各項產業,並避免進口中國製電動車。但這份草案中未見有關台灣的立場宣示,是40年來首見。
2016年底的美國總統大選,共和黨參選人川普(Donald Trump)跌破眾多人眼鏡,大勝民主黨參選人希拉蕊(Hillary Clinton),當選第58屆美國總統。上任後,川普提出幾項重大的經濟政策主張,包括貿易保護、個人及企業減稅、製造業回流及擴大基礎建設,被稱為「川普經濟學」(Trumpenomics)。
台灣總統賴清德週一宣誓就職,誓言要在面對中國壓力和海外戰爭肆虐的情況下保持台灣民主的安全,這些壓力和紛爭給西方的持久力帶來了不確定性。
美國貿易代表署(USTR)3月29日發表年度貿易障礙報告,其中點名台灣阻礙美國規格的車輛銷往台灣,敦促台灣解除這項貿易障礙。美國也點名台灣對於美國豬肉有「不正確暗示食品安全疑慮」,美國部分牛肉產品進入台灣也仍受到一些阻礙。
在2/21由余紀忠基金會舉辦的知識咖啡館「與外交有約」,邀請林永樂部長前來演講,並和現場的年輕朋友進行精彩的Q&A問答。
上週六,台灣選民讓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三連勝,該黨宣稱,台灣已是事實上與中國不同的獨立政體,並且應該保持這種狀況。投票結果表明,台灣人民不把中國的不祥警告——讓危險的台獨主義者賴清德在大選中獲勝 可能引發戰爭 ——當回事。
出席美方說明會相關業者,係由美國在台協會邀請,經濟部協助我業者反映意見。官員表示,美國晶片禁令目前仍在預告期,更新的細節很多,希望透過說明會可以讓美國政府官員與業者直接溝通,避免台廠未來誤踩貿易紅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