紐時觀點/和平解決台灣問題的可能性正在變小

上週六,台灣選民讓民進黨在總統大選中獲得了前所未有的三連勝,該黨宣稱,台灣已是事實上與中國不同的獨立政體,並且應該保持這種狀況。投票結果表明,台灣人民不把中國的不祥警告——讓危險的台獨主義者賴清德在大選中獲勝可能引發戰爭——當回事。

台灣未來將何去何從,這次大選的結果應該能消除所有的疑問了。台灣人民決意維持他們的自治,與中國越來越疏遠,不會自願與之統一,這讓軍事行動成為中國實現統一這個長期目標的少數幾個選項之一。

台灣人越來越強硬的態度是長時間形成的。曾經統治中國的國民黨政府在內戰失敗後,於1949年逃到了台灣,導致兩岸分離。國民黨曾在幾十年時間裡不願放棄與大陸統一的官方政策。從那時起,台灣是中國的一部分還是獨特的自治政體,這個問題一直主導著島上的政治。

1994年時,有更多台灣人認為自己完全是中國人而非台灣人,贊成統一的多過贊成獨立的。北京通過與台灣建立密切經濟聯繫,試圖迎合這種情緒。但隨著台灣變得更民主,在經濟上更成功,人們的態度也發生了不可阻擋的變化。現在,隨著中國經濟陷入停滯,它能提供給台灣的好處越來越少,而中國鎮壓香港自由等專制行動則進一步使台灣疏遠。結果,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已越來越多地轉向使用經濟脅迫、軍事威脅,以及在台灣進行網上虛假信息運動等做法,以強迫台灣人民與大陸統一。

現在明顯不過的是,這個策略已徹底失敗。如今,有近三分之二的台灣人認為自己完全是台灣人,只有2.5%認為自己是中國人。台灣2400萬居民中,有幾乎50%的人更傾向於台灣在未來獨立,有27%的人希望維持目前模稜兩可的狀況,只有12%的人想與中國統一。

對這次大選結果,也讓習近平有理由略感安慰。民進黨在總統選舉中獲勝的得票率比四年前低,而且失去了立法院多數席位。但民進黨在大選中的較弱表現並不反映台灣人獨立情緒的減弱,而更多可能是對工資增長停滯、房價飆升等基本問題的反映(這些問題在競選活動和民意調查中尤為突出),以及選民對已經執政了八年的民進黨的厭倦。

從長而論,習近平在台灣不再有一個可靠的合作夥伴來談判統一問題。就連目前在野的、對北京更友好的國民黨也知道,必須迎合傾向於獨立的選民。在競選活動中,國民黨候選人侯友宜已明確排除了與中國進行統一談判或恢復該黨此前青睞的接觸政策的可能性,而是承諾與美國、日本和其他民主國家合作,加強台灣的軍事力量。

在這種情況下,美國將比以往任何時候都需要找到一種謹慎的平衡,既要阻止中國入侵台灣,又要向北京保證華盛頓不支持台灣獨立。但美國正在進入總統大選年,製造分裂的競選活動將讓事情變得更加複雜,候選人很可能會對中國發表強硬言論,從而激怒北京。儘管候選人會擺出這種姿態,但選舉年的政治行為實際上可能會破壞美國為發生衝突做的準備:黨派之爭去年已阻礙了軍費開支法案的通過和數百個軍隊領導人任命的確認,限制了五角大廈建設基地、購買武器,或將美國的工業基礎擴大接近中國水平的能力。

拜登總統表示,如果中國發動無端攻擊的話,美國將幫助保衛台灣,但美國為烏克蘭提供的支持已讓武器供應受到限制,美國軍隊的導彈可能會在與中國進行了幾週高強度戰鬥後耗盡。如果出於對美國政治失衡和川普可能再次將美國帶回「美國優先」外交政策的擔憂,盟友們在加入美國的軍事準備或制裁措施上猶豫不決的話,華盛頓也可能難以建立一個能阻止或擊敗中國入侵台灣的有效聯盟。

有一種看法認為,美國能通過表示反對台灣獨立來阻止中國侵略的可能性。理由是,美國的反對將緩解北京的擔憂,而受經濟不景氣影響的中國也想避免因發動一場戰爭而導致的經濟、社會和外交上的巨大擾亂。但台灣繁榮和自由社會的現狀本身對中國就是一種激怒。台灣日益增長的國家認同感威脅了中國的統一夢想,讓中國擔心台灣與大陸將永遠分裂下去;台灣的選舉、法治和新聞自由是對中國政府關於中華文化與民主制度不相容說法的嘲笑。美國怎麼說都無法改變這些。

中國的法律已明確表示,如果和平統一的可能性「完全喪失」,中國可能會使用武力。由於台灣和美國的政治因素,和平統一的可能性正在減少。

台灣和美國的政治領導人需要認識到這一嚴峻現實,採取更多行動提高軍事威懾力,就日益增長的戰爭威脅,以及如何努力讓公眾團結起來應對這個威脅展開全國對話,同時避免不必要的火上澆油的言論或行動。

如果他們不能抓住這個時機,可能就不會再有機會了。

相關新聞

國發基金投資頻爆雷,主委 劉鏡清 表示,在投後管理方面會加強,未來投資合約都會明定,必須讓國發基金進入董事會,且要有一定的道德標準,...
立法院財政委員會7日召開「財政收支劃分法修正草案」公聽會,財政部長莊翠雲表示,立法院財政委員會所過的臨時提案,財政部向來尊重與重視,...
前總統蔡英文傳12日將首度出訪捷克等歐洲三國,目前府方及蔡辦除證實捷克行程外,其餘到訪國家均非常低調。惟據透露,蔡歐洲之行除捷克外,...
環境部表示,草案將在今年底完成預告,預計明年元旦上路、2026年正式收費;後續將視企業提出自主減量計畫的情形,明年再評估是否酌調碳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