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拜登政府一直面臨壓力,要求降低部分或全部關稅,戴琪表示,貿易談判代表永遠不會放棄槓桿。
美國商會的《2022台灣白皮書》,向華府提出8項建言,其中,特別針對台美雙邊貿易協定(BTA),急切呼籲拜登政府展開協商,更強調台灣半導體產業的重大戰略價值,若有進展,也將對台灣日後參與多邊協定,例如IPEF、CPTPP,發揮到「領頭作用」,「面對強勢的中國,與台灣簽署BTA將對台美經濟乃至安全層面均有助益」。
台灣 美國商會 發布「2022台灣白皮書」,台灣美國商會副會長吳王小珍指出,穩定的能源供應、人才庫建構、開放邊境,是目前台灣最急切需要解決的三大問題。針對 供電 穩定性的隱憂,吳王小珍直言,已是會員「越來越擔心的議題」。對此,王美花回應,台灣未來供電供水確保無虞。
美國主導的印太戰略中的一個重要目標,就是實現對華中長期戰略的「遏華」和「以台制陸」為目標。中美之間的競爭早已經超越了經濟層面,美國傾向於以其擅長的制裁、結盟、操縱地緣政治等手段達成目標。兩岸學者投書表達看法。
《聯合報》報導,美國商務部長雷蒙多示警,全球關鍵半導體短缺情形可能延續至2023年,甚至更久。她也表示,台灣是美國重要夥伴,尤其是在半導體製造領域有台積電,商務部與台灣方面也有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美台將持續深化經濟關係,美國正就科技貿易和投資與台灣展開積極對話,並持續尋求與台灣合作。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印太經濟架構(IPEF)首輪名單未納入台灣,但美國以其他形式深化及擴大台美雙邊貿易關係。行政院記者會表示,雙方即啟動「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包含11個議題談判。將於6月底在華府舉行首次會議。
編按:民進黨政府主打台美關係友好,而顯少看見兩岸溝通,無礙將台灣推上烽火前線。拜登近日更對外高調承諾,會軍事介入防衛;拜登對防衛台灣的三次發言,是故意失言?王健壯教授提出質疑,寄希望於美國的變與不變,難道是台灣的唯一選擇?
世界衛生大會(WHA)甫落幕,台灣剛度過一個在國際政壇「最熱的5月」,從七大工業國集團外長及衛生部長公報、 美國 總統拜登亞洲行到世界衛生大會,罕見在這些議題上成為各大國熱議的目標。各黨立委呼籲政府須提出更彈性且靈活的外交政策,促成各國聲援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