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美關係

2024 年台美兩國都將迎來再一次的總統大選;美國方面,現年 80 歲的美國總統拜登( Joe Biden )日前透過一段影片宣布將競選連任,然而除經濟、內政問題外,年齡上的問題也引發內外不小疑慮。

對台灣而言,過去幾十年來我們所依賴的出口導向經濟成長模式,是建立在「特里芬結構」之上;一旦這結構被改變了,我們怎麼辦?台積電到美國設廠,就是這個結構改變的產物。台灣對外貿易順差大部分來自美中兩國,當美中都有改變「特里芬結構」的誘因時,浪潮只會持續湧來。我們必須改變過去習以為常的想法,才能因應未來的挑戰。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攸關台灣命脈的供應鏈安全議題,台灣雖然居於全球關鍵地位,但迄今台灣仍以配合者的角色,以協助他國打造韌性供應鏈為主。目前台美21世紀貿易倡議,並未直接觸及供應鏈議題;供應鏈議題是在台美科技貿易暨投資合作架構(TTIC)下推動,迄今仍未有具體進展,未來應是台灣優先關注的重點。

約25家美國國防工業承包商將在5月派員訪問台灣,討論聯合生產無人機與彈藥的相關事宜,促進美台國防工業合作。

股神巴菲特執掌的 波克夏 (Berkshire)去年第3季斥資40多億美元買 台積電 ADR,然而時隔一季就大砍持股86.2%;巴菲特日前接受《日經新聞》專訪,首度透露大舉減碼台積電 ADR ,地緣政治緊張是主要考量之一,巴菲特表示台積電是間好的公司,但波克夏資金要部署在更好的地方。

這週發生了什麼重要大事呢?基金會幫你快速回顧,從公共政策與環境切入,讓你快速了解本週你我應該關心的事件。

總統 蔡英文 和美國眾議院議長 麥卡錫 (Kevin McCarthy)6日於雷根圖書館會面,除讚揚美國和台灣之間的關係,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更指出,這場備受矚目的事件,標誌著民主的團結,並且對抗中國的威脅。中共中央台辦發言人對此表示,此為「倚美謀獨」的挑釁行徑,予以強烈譴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