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引發台海與中美關係高度緊張。據美國《華爾街日報》報導,知情人士透露,中國官員正在規劃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1月出訪東南亞,並與美國總統拜登(Joe Biden)面會談話;這次如果成行,將是習近平近3年以來首度國際之行,也是拜登就任美國總統以來兩人首度面對面會晤。
經濟學人(The Economist)專文「如何防止美中為台灣開戰」(How to prevent a war between America and China over Taiwan)指出,自從前次1995-96台海危機以來,世局的演變讓美中台三方都對模糊又夾雜矛盾的台海現狀感到不安。如今中國亮出利牙,若想避免戰爭,就迫切需要建立新平衡。
作為對中國軍事演習的回應,拜登政府誓言將繼續派艦船穿行台灣海峽,以及繼續在該地區執行空中行動。美國官員稱,中國的軍演正在逐步發展成為長期戰略,以加強對台灣的軍事壓力。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已結束亞洲訪問行程返回美國,旋風訪台18小時的後果才正在發酵;中國軍機連日擾台,官方更揚言軍演會變為常態化,使台灣恐在經濟、能源、社會上都面臨危機。美中台關係將有什麼變化,看淡江大學國際事務與戰略研究所副教授黃介正如何解讀。
美國眾院議長 裴洛西 訪台,觸發 解放軍 對台灣展開「封島」 軍演 ,成為外媒關注的焦點。在中 共軍 演期間,台灣民眾生活如常,台股和美股雖有反應但未失控,華爾街日報報導,市場沒有反映這次軍演的真正意義,因為它已標誌中美關係及兩岸戰略環境的重要轉折,亞洲的政治風險已然增加及急劇改變。
共軍上周在台灣周圍發動大規模軍事演習後,分析家都認為美中經濟關係將加速脫鉤,根據經濟日報引述英國金融時報(FT)專欄作者劉易士(Leo Lewis)的想法,美中經濟脫鉤的速度,應該不會有人們所想的那麼快。
美國聯邦眾議院議長裴洛西訪台後,中國一系列報復行徑製造區域緊張。專家認為,中國在台灣周遭進行「封島」式軍事演習,目的除了全力挽救「裴洛西危機」外,實際上更已改變台海現狀,以便在未來進一步實現對台野心。
美國眾議院議長裴洛西( Nancy Pelosi )訪台後,大陸解放軍實行對台大規模軍演,演習範圍規模超越「 1996 年台海危機」。未來解放軍是否常在台灣周邊演習?這場軍演或許將重新界定兩岸現狀,以後海峽中線更將不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