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歐洲央行(ECB)周四召開決策例會後一如市場預期按兵不動,基準利率維持不變,疫情緊急購債計畫(PEPP)總規模保持於1.85兆歐元,未來將加速購債,PEPP措施至少會實施到2022年3月,且中期通膨未達2%目標前不會升息,暗示貨幣政策將長期寬鬆。
美國總統拜登今天試圖緩和物價急劇上漲所引起的憂心,他說,目前的通貨膨脹上升只是一時現象而非長期問題。物價漲升恐對美國經濟復甦產生不良影響。
加拿大與韓國央行相繼召開最新決策例會,儘管利率按兵不動,但已在準備寬鬆退場。加國央行周三重申,經濟未完全復甦前不會升息,但每周購債規模縮減至20億加元。韓國央行周四則表示,計劃讓寬鬆措施有秩序退場,分析師預估最快第四季就會升息。
彭博資訊報導,美國財政部長葉倫和聯準會(Fed)主席鮑爾,16日將舉行閉門會議,討論美國火熱的房市、及可能對金融系統造成的風險,以確保美國經濟不會再像十多年前面對房市泡沫危機般地那麼脆弱。
《工商社論》指出,台灣處於全球經濟體系,萬一美國物價升溫,以至於美國Fed升息,台灣也很難置身事外。一旦全球開始升息循環,台灣如果沒有動作,則可能造成兩地間的利差,使得資金慢慢流失,也會衝擊房市、股市。因此,貨幣政策和美國接軌、連動的可能性很高。
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Jerome Powell)本周將赴國會作證兩天,強調他不急於讓央行退出寬鬆貨幣政策的立場。
《路透社》報導,中國央行意外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1萬億元(1,540億美元)。此舉提醒投資者,即使是大型經濟體也可能在新冠疫情持續之際偶爾需要提振一下。
陸媒報導引述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委員王一鳴表示,此次全面降準是貨幣政策回歸常態後的常規流動性操作,穩健貨幣政策取向沒有發生改變。降準後,銀行體系流動性將繼續保持合理充裕。另外,上海財經大學教授、人行調查統計司前司長盛松成11日表示,短期通膨壓力不大,資產價格相對平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