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編按:綜合媒體報導,根據美國聯準會(Fed)9日發布的最新褐皮書報告顯示,美經濟略放緩,聯準會(Fed)未來的貨幣政策及與全球金融的走向也就愈來愈清楚。
《經濟日報》編譯彭博專欄作者伊爾艾朗文章指出,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上周的演說中,仍維持非常漸進與高度節制的「退場」態度。這正是金融市場最愛的結果,表示流動性高度寬鬆的期間將持續更久,將使資產價格更高,因而帶動美股及美債連袂走高。
編按: 隨著各國疫苗接種率提升、經濟活動步入常軌,主要央行的擴表增幅開始趨緩,預示著全球經濟快速擴張或許即將結束。中央銀行副總裁陳南光近日透過台灣銀行家雜誌9月號發表「消失的通膨」,強調抑制通膨的長期結構性因素已鬆動,5大警訊恐誘發通膨上揚。陳南光的發文也為央行本月23日理監事會的貨幣政策釋出指引。
綜合媒體報導,美8月最新就業報告顯示就業成長減弱之際,又逢物價及勞工薪資卻持續飆高,令外界擔憂美國陷入停滯性通膨(stagflation),讓聯準會購債計畫退場時機生變。
國銀存款、放款利率持續溜滑梯,中央銀行報告指出,台灣央行貨幣政策主要是透過引導市場利率與調整準備貨幣,以確保國內物價及金融穩定,並充分提供經濟活動所需資金。
國際貨幣基金(IMF)首席經濟學家警告說,新興市場無法承受類似2013年「減碼恐慌」(taper tantrum)市場混亂重演,當時美國聯準會(Fed)暗示比預期提前撤回刺激措施,結果引發全球借貸成本飆升。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Lawrence Summers)表示,聯準會(Fed)主席鮑爾在27日傑克森洞年會上對通膨的描述太過「輕描淡寫」,恐有錯誤解讀這項風險之虞。
美國前財政部長桑默斯在彭博電視的「Wall Street Week」節目上表示:「他(鮑爾)對通膨的整套論述,都只有平和的那一面。雖然不能保證,但我認為通膨風險比他所說的還嚴重。」
鮑爾在傑克森洞年會的演說中重申,現在這波通膨勁揚可能只是暫時的,...
據媒體報導,美國聯準會(Fed)主席鮑爾27日發表全球央行年會演說,釋出他支持今年內開始縮減購債的鮮明訊號,但未提及Fed可能在何時作正式宣布。他同時也重申近期通膨勁揚應該只是「暫時性」的,但會持續密切關注未來陸續出爐的經濟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