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ump to Navigation Jump to Main content
開明・理性・求進步
受到能源價格大漲影響,歐元區前三大經濟體德國、法國與義大利9月通膨率進一步躥揚,德國通膨升至近30年新高紀錄,法義亦創下10年新高水準。
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近日提出「共同富裕」、「三次分配」等觀點,引發大陸富豪圈的捐款潮,也令外界認為官方政策具有強烈針對性。大陸中央財經辦副主任韓文秀26日指出,所謂「共同富裕」是允許一部分人先富起來,以先富帶後富,不搞「殺富濟貧」。
9月中秋前夕,大陸政府的「能耗雙控」(即能耗強度、能耗總量)政策在各地吹起限電停產風暴,令企業生產步調大亂,近期飆漲的煤炭價格更是助推政策衝擊力。儘管大陸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已在9月30日表示,要保證能源電力供應,但市場擔憂,這或許已對大陸經濟增長帶來不利影響。
近來中國大陸經濟出現不少新變數,美國也陷入通膨危機,元大寶華綜合經濟研究院院長梁國源表示,中國卻受困於債務與房市泡沫問題,企圖藉由一系列的整改措施進行結構改革,可能抑制經濟成長動能;美國則因通膨率偏高困擾,聯準會的態度備受關注。在美、中、台三角貿易連結緊密下,美、中景氣榮枯及政策動向勢將牽動台灣經濟表現。
中央銀行昨(23)日舉行第3季理監事會議,一如市場預期,利率「連六凍」,維持在1.125%的歷史低點;央行總裁楊金龍宣布,上修今年經濟成長率至5.75%、明年為3.45%,貨幣政策基調維持「適度寬鬆」。
中央銀行第三季理事會決議政策利率不做調整,重貼現率連續六季停留在1.125%的歷史最低點,央行總裁楊金龍表示,央行延續當前「適度寬鬆」的貨幣政策,認為這有助物價穩定與金融穩定,並支持經濟成長;央行也上調今年經濟成長率預估值至5.75%,明年成長率估值則是3.45%。
美國聯準會(Fed)縮減購債計畫全球矚目,中央銀行總裁楊金龍認為,與2013年相比,Fed本次採取更加審慎的手法且強化對外溝通,將有助於平穩市場反應,美債長天期利率可望緩步回升,但應不致引發國際資金大幅移動。
據《經濟日報》社論指出,鮑爾仍堅守「鴿派」陣容,仍堅持「退場」開始的時機及速度與升息時機是兩碼事。但其他決策官員顯然並不大買鮑爾的帳,使他面臨「光桿主席」的危機;美國紐約聯準銀行前總裁Bill Dudley更指出,信譽是抑制通膨的有力工具。如果通膨居高不下,使Fed的信譽受到質疑,那麼Fed的工作將會難做許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