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清算銀行:領先經濟體可能陷入高通脹陷阱

國際清算銀行(BIS)上周日警告稱,領先經濟體正接近一個陷入高通脹世界的「臨界點」,在那個世界中,價格快速上漲是主導日常生活的正常現象,難以遏制。

這家有影響力的機構為世界各國央行提供銀行服務。它在其年度報告中表示,這類陷入高通脹環境的情況很少發生,但一旦發生就很難逆轉。

 

BIS呼籲,各國央行應「迅速且果斷」升息,以避免熾熱的通膨轉變成消費、投資及就業市場更嚴重的問題。

BIS近期召開年度會議,席間主要央行官員探討目前所面臨的挑戰,以及金融市場今年來的嚴重動盪。

BIS總經理卡斯騰斯在26日發布的會後年報表示,各國央行的當務之急,是趕在通膨根深柢固,甚至陷入停滯性通膨前,迅速且果斷地調高利率。

曾任墨西哥央行總裁的卡斯騰斯表示,央行必須在「未來數幾季內」展開行動;BIS認為,各國政府仍有望實現經濟軟著陸,但這並非易事,端視通膨震撼持續多久,金融市場的反應也相當關鍵;「若緊縮政策致使資產行情大跌和大幅修正,並衝擊消費、投資及就業市場,那麼情況將更為棘手」。

卡斯騰斯表示,BIS近期已示警資產價位過高,意味著目前的修正「其實並不全然令人意外」,但迄今市場尚未發生大幅震盪,讓投資人吃下定心丸。

然,世界各地的中央銀行也已開始迅速加息以應對飆升的通脹,其中美聯儲處於領先地位,但迄今為止採取的行動並不能滿足國際清算銀行的要求。

由於大宗商品價格上漲、供應鏈瓶頸和俄羅斯入侵烏克蘭造成的短缺,全球受到了嚴重的基本滯脹衝擊。提高了家庭最關注的商品和服務的價格,強化了價格上漲的顯著性。

在進入高通脹時期之後,價格變化更加同步,通脹更多地成為經濟主體行為的焦點,對其產生重大影響。

 

包括美國、歐元區和英國在內的幾個經濟體的通貨膨脹率處於數十年來的高位。國際清算銀行擔心北美、歐洲和許多新興市場的主要經濟體接近臨界點。消費者已經註意到價格上漲,大多數商品的大幅上漲已經普遍,而實際工資的下降將促使人們試圖彌補損失。

BIS表示,忽視價格上漲對消費者來說不再是理性的,這加劇了轉向高通脹世界的危險。

BIS補充說:最重要的優先事項是避免落後於曲線,這最終將導致更突然和更有力的調整。這將放大控制通脹的經濟和社會成本。

BIS的報告也指出,加幣貨幣市場近來崩跌,凸顯投資人對去中心化數位貨幣的疑慮正在升高,但預期不至於釀成引發金融風暴的系統性風險。

回歸總體經濟層面,卡斯騰斯也說,BIS迄今仍認為,停滯性通膨為暫時性現象。

他坦承,雖然許多國家的央行和BIS低估了過去6~12個月通膨蔓延的速度,但這並不代表央行將一夕喪失信譽,「我認為各國央行終將勝利,從而強化其信譽」。

相關新聞

美國聯邦儲備委員會(FRB,以下簡稱:美聯儲)9月17日決定重啟降息。主席鮑威爾在記者會上反覆強調,高通膨和就業放緩同時引發擔憂的情況「...
中國經濟疲軟跡象延續至8月份,加大了中國政府進一步採取措施刺激近期增長的緊迫性。 中國國家統計局周一發布的數據顯示,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
經過在西班牙馬德里為期兩天的激烈貿易談判,美中雙方談判代表在15日宣布「已就TikTok問題達成框架協議」,...
中國大陸今個10月特別,即 中共 政治節日十一,與中國傳統節日中秋,同在月初的「黃金周」中, 在雙節之外,還有一件政治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