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關係

前白宮官員麥艾文今天說, 美國 如揚棄一中政策,不只挑釁 北京 ,也可能失去歐亞等地國際社會眾多成員信任,形同單槍匹馬面對 台海 危機,這種情境對美國將極為不利。

納斯達克(Nasdaq Stock Market)悄然叫停中國小型股公司的上市,要求這些公司就交易相關方提供更多資訊。今年已有多宗IPO交易在上市後出現股價迅速拉升、之後又劇烈下跌的情況。

路透社表示 ,中國周日結束十年兩次的領導層改組,習近平獲得第三個執政黨總書記的任期,新的政治局擠滿盟友。習打破打破自 1976 年毛澤東去世以來派系製衡的傳統先例,他的第三任期,確保自中華人民共和國毛澤東以來 最有權勢的領導地位。

BBC報導 ,美國加州大學史宗瀚表示,不僅所有政治局常委都來自習近平派系,而且習近平沒有堅持已有年齡慣例,史宗瀚評價,這體現習近平「對任命的絶對控制」。李強沒有在國務院工作過,...

一場疫情,一個台積電,讓台灣瞬間耀升國際舞台,但在地緣政治的風險下,卻處處受制於人。長久以來缺乏戰略的結果,整個社會有風雨欲來的壓抑感,在戰略的世界中,該如何拼湊出自己的戰術,讓東海大學智慧轉型中心執行長黃齊元說分明。

黃崇仁以台灣也身處美中科技風暴漩渦,強調美中貿易衝突持續激化,台灣難以置身事外。身處美中科技戰漩渦中,無法置身事外;鈺創(5351)董事長盧超群認為,台灣、中國、日本、韓國都受影響,這波半導體景氣調整約1年,成「U」型反轉。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10月17日表示,在中共領導人主席習近平的治理下,中國當局正在「加速」實施併吞台灣的計劃,而一旦台灣被北京奪取,全球經濟將遭破壞。對此,國務院和國防部十八日面對媒體詢問,均不回應這項評估,只重申美國政策沒有改變,致力維護區域和平穩定。

美國商務部7日對中國祭出新一輪出口管制,禁止美國企業支持中國高階晶片生產,同時禁止第三國企業包括台積電等以美製設備為中國客戶服務,除非取得美方批准。資深媒體人陳文茜分析指出,這次中美晶片大戰打到台灣門口,倒楣的就是台積電,分析台積電雖然拿到豁免,仍成為中美夾心餅乾。

中國共產黨第二十次全國代表大會16日登場,開會內容彰顯中共政治議程與未來重要施政方向,國際媒體與學者普遍認為,習近平發言在鋪陳、用字遣詞上,與2017年的十九大相較,更為緩和,但對台政策上,「促統、解決台灣問題、實現統一」卻也提上議事日程。